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摄影论文 >

行为的摄影和行为摄影

发布时间:2019-01-05 15:14
【摘要】: 东村曾经是中国当代艺术萌芽时期许多显赫人物的聚居地(包括马六明、张洹、苍鑫、朱冥、荣荣、邢丹文等),在那里诞生了许多众所周知的行为艺术作品,如:《芬·马六明》,《六十五公斤》等。随着作品的纷涌而出,结伴而来的纷争也层出不穷。以马六明为首的行为艺术家与荣荣等摄影艺术家之间关于“行为”与“摄影”作者权的纷争引起广泛的关注,而是非曲直却一直没有着落。 作为在当代艺术活动中激化(或者说是由隐变显)了的典型问题,本文试图以它为例,对“行为的摄影”与“行为摄影”的概念与某些特殊关系加以探讨,进一步分析:“行为的摄影”是不是“行为摄影”?“行为的摄影”究竟能不能成为摄影艺术作品?“行为的摄影”与本文提出的“行为摄影”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推导出以下的结论:“行为的摄影”是摄影者对行为艺术的客观记录。其摄影图像所起的作用是作为一种载体对行为艺术活动进行记录和传播,类似于纪念照或者报道摄影。此时摄影者的行动是被动的。而摄影艺术家利用摄影进行创作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此时的被摄对象同样存在“行为”,不过其行为被记录与否,记录客观与否,则完全取决于摄影者(艺术家)的个人感受与创作意愿。进而提出以摄影为载体行为为对象的特殊摄影类型:“行为摄影”。需要说明的是,“行为摄影”一词也曾经被使用来代表艺术家的某种摄影行为以及行为艺术的图像记录,本文将这个艺术形式给予明确的界定,确立了这个新门类的定义与范畴。
[Abstract]:Dongcun was once home to many prominent figures (including Ma Liuming, Zhang Huan, Cang Xin, Zhu Ming, Rongrong, Xing Danwen, etc.) during the embryonic period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where many well-known acts of art were born. For example: Fenma Liu Ming, < 65 kg >, etc. As the works poured out, so did the disputes that accompanied them.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acting artists led by Ma Liuming and the photo artists such as Rong about the rights of the authors of "behavior" and "photography" has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but the right and wrong have not been found. As a typical problem in contemporary art activiti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i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cepts of "behavioral photography" and "behavioral photography" and some special relationships. Further analysis: is "Behavioral Photography" not "Behavioral Photography"? Can "Behavioral Photography" become a Photographic Art work?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Photography and Behavioral Photography.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is deduced: photography of behavior is an objective record of art of action. The function of the photographic image is to record and disseminate the performance art activities as a carrier, similar to the commemorative photo or report photography. At this time the photographer's action is passive. However, photography is an active process for photographers to create. At this time, the subject also has "behavior", but whether his behavior is recorded or not, whether the record is objective or not, It all depends on the photographer's personal feelings and creative wishes. Furthermore, a special type of photography, "Behavioral Photography", is put forward.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term "behavioral photography" has also been used to represent a certain photographic act of the artist and an image record of the performing art, which is clearly defined in this article. The definition and category of this new category are establishe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4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岩民;郭宏;;数字媒体技术在摄影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1年03期

2 张宁;孙寰;;现实与传统的重叠——解析当代摄影对艺术史的重访[J];大家;2011年07期

3 郗文臻;;画意摄影的文化背景与情感表达[J];电影评介;2012年07期

4 石宏伟;;浅谈摄影与艺术的关系[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5期

5 王洪;;摄影中的主观表达——A·施蒂格里茨的摄影观对当代观念摄影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6 李雪静;;浅析肖像艺术对摄影的影响[J];包装世界;2012年06期

7 李劲松;;时装摄影的艺术性表达[J];大众文艺;2013年11期

8 卢洋;;论后现代摄影中的挪用艺术[J];大舞台;2013年09期

9 吴f ;;由《在路上》论影像的自发式美学[J];电影文学;2014年01期

10 陈窕窕;;COSPLAY角色扮演与动画艺术教育的实验性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蔡萌;演变与建构:中国当代摄影研究(1976-2010)[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冯令刚;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边千慧;拟像的摄影史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4 王强;中国新诗的视觉传播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5 毛毅静;影像记忆与教育变迁:1910-2010年代的中国教育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赵兴;意识形态的镜像[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婷婷;摄影创作中的时间性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0年

2 林晓波;现代招贴设计中光影效果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矫海默;当代影像与架上绘画的关系浅析[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于洋;挪用在影像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李炫勋;HDR技术在数字影像创作中的联想[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6 康萌萌;瑞士奥尔夫妇摄影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孙莉娜;西方摄影艺术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及其后现代性精神[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梦瑶;关于影像动画在新媒体中运用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9 潘晓亮;论女性摄影家的心理特征与性别魅力[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怡;私摄影述评与文化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1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eyingyishulunwen/2401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7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