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器乐论文 >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2:06

  本文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即兴伴奏,是一门集多种学科知识、技能于一身的综合课程。在只有旋律谱而没有伴奏谱的情况下,为歌曲所弹的伴奏,它并不杂乱无章,也不需精雕细琢,但具备一定的和声规范性。钢琴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及课外活动、艺术实践中,是一门应用广泛不可缺少的技能,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中,显得尤为重要,为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整体的教学现状来看,很多学生键盘基础薄弱、不能合理的安排和声以及在和声声部连接中过于随意等,都是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简单高效地培养高师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是很多伴奏老师在多年思考与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本文以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程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为线索,通过调查,收集有关资料、文献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和归纳,详细的论述了针对此现状所提出的“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训练”的实用性和可行性,结合大量的实例加以论证。通过模式化的训练,能够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歌曲的伴奏,掌握基本的伴奏技巧;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即兴伴奏能力。这本教程对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的训练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安排,侧重的是对即兴伴奏实践能力的训练,注重和声听觉的培养,其核心是以一组八小节和声连接循环训练为基础,对模式化的和声进行、模式化的和声连接以及模式化的节奏型三方面进行训练,在符合和声声部连接的规范下,对歌曲进行即兴伴奏。 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选题的由来及意义,并对国内钢琴即兴伴奏的一些研究成果和教材进行全面的归纳总结。正文部分先介绍教程的主要内容,对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的教材特点与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比较,通过深入的研究,对这种模式化训练所存在的局限性和解决方案做出总结,给学习者带来提示和建议。 这本教程是一本创新而实用的即兴伴奏教程,教程中首调唱名阿拉伯数字标记法是一种直观方便的记谱法;采用简谱与五线谱相对照的方式,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看谱选择;通过歌曲实例,把和声配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是一个逐渐熟练弹奏的过程,更是一个形成歌曲和声听觉的过程;歌曲的演奏技术难度与高师钢琴普修教程的难度相适应,意图做到钢琴伴奏学习的过程就是演奏水平提高的过程;在大小调的基础上,逐步引入民族歌曲和流行歌曲,使学习者具备多种歌曲的伴奏技巧;注重实践性,使学生既能高效的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即兴伴奏编配能力;在歌曲伴奏中,做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 笔者希望通过对本教程的研究,完整的阐述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理念与训练方法,并针对其局限性提出解决方案,方便读者在学习钢琴即兴伴奏中更好的运用与借鉴,从而提高即兴伴奏的整体技术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钢琴 即兴伴奏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624.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3
  • 1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写作背景13-19
  • 1.1 高师钢琴即兴伴奏的重要性14-15
  • 1.2 我国高师钢琴即兴伴奏教学现状15-17
  • 1.3 目前钢琴伴奏教材分析17-18
  • 1.4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的提出18-19
  • 2 《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教学体系的构建19-55
  • 2.1 教程内容介绍19-27
  • 2.2 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理论基础27-34
  • 2.2.1 模式化和声进行28-30
  • 2.2.2 模式化和声声部连接30-32
  • 2.2.3 模式化节奏型32-34
  • 2.3 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教材的特点34-46
  • 2.3.1 便捷的记谱法35-37
  • 2.3.2 完整的简谱与五线谱互相对照37-39
  • 2.3.3 和声听觉的训练39-40
  • 2.3.4 循序渐进的教学练习40-42
  • 2.3.5 节奏型应用的浓缩与拓展42-44
  • 2.3.6 多种风格歌曲伴奏44
  • 2.3.7 注重实践性44-45
  • 2.3.8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平衡45-46
  • 2.4 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的教学特点46-55
  • 2.4.1 首调概念的训练47-50
  • 2.4.2 由感性到理性的和声配置训练50-53
  • 2.4.3 教学示范与自学的便利53-55
  • 3. 模式化训练的局限性及解决思路55-65
  • 3.1 模式化钢琴即兴伴奏的局限性55-59
  • 3.1.1 和声声部连接的机械性56-57
  • 3.1.2 节奏型运用的机械性57
  • 3.1.3 和弦转位涉及内容少57-58
  • 3.1.4 低声部进行讲解不多58
  • 3.1.5 教材进度安排不够细致58
  • 3.1.6 缺乏示范音响58-59
  • 3.1.7 练习量不够59
  • 3.2 突破即兴伴奏的模式化——由模式化上升至非模式化59-65
  • 3.2.1 和声声部连接的训练60-61
  • 3.2.2 固定节奏型的变化61-62
  • 3.2.3 和弦的转位62-63
  • 3.2.4 低音的进行63-65
  • 结语65-67
  • 参考文献67-69
  • 附录69-70
  • 后记70-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跃华;;高师钢琴即兴伴奏发展缓慢的成因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曾维;;浅谈钢琴伴奏的应用及其烘托效果[J];大舞台;2010年05期

3 徐彩虹;;如何弹好钢琴伴奏[J];大众文艺;2011年10期

4 程海云;;谈钢琴即兴伴奏的五个要点[J];大学时代;2006年10期

5 黄舒姝;;论钢琴伴奏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今日科苑;2009年02期

6 蔡莺;钢琴伴奏学科专业体系的构建[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李剑;;钢琴即兴伴奏的技巧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5期

8 张艺;高师钢琴即兴伴奏课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9 王君;谈钢琴伴奏教学要点[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0 张楠;;钢琴伴奏与艺术再创作——论高校钢琴伴奏教学视角的转换[J];教育探索;2007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玉鑫;新课标下中学音乐教师歌曲伴奏技能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中升;探究高师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魏珊;对高等师范院校钢琴伴奏课程建设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婷婷;钢琴即兴伴奏学科建设雏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胡娜;李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点和音乐处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模式化训练教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qiyueyz/338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