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形神兼备—水墨画气韵与用笔的再认识

发布时间:2024-04-08 22:18
  南齐谢赫在《画品》中所创发的“六法精论”,不但是我国美术思想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理论基石,而且是我国古代绘画经验的系统总结,具有“俯遗则于来叶”的理论价值。谢赫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这里面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基本特点做出了明确阐释,同是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最高艺术准则和构成中国绘画艺术的基本要素做出了提出。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是一个极具民族特色、影响深远的重要范畴。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正式提出,在艺术批评以及艺术理论中被广泛应用。而衡量艺术品成功与否的尺度和准绳之一就是“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有无。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所以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普适性。我们对“气韵”“骨法”诞生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美学趣味和理论发展状况进行了剖析。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理论,从剖析中可以看出,“气...

【文章页数】: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六法论的提出
    1.2 六法论提出的意义
第二章 气韵生动的艺术表现
    2.1 气韵生动的渊源
    2.2 “气韵、生动”的理论内涵
    2.3 “气韵”“生动”的内在联系
第三章 “骨法、用笔”的美学意义
    3.1 “骨”产生的文化背景及其原义
    3.2 “骨法用笔”的理论内涵
        3.2.1 “用笔”要能准确地刻画人物的骨体相貌
        3.2.2 “骨法"用笔与“骨”感“骨法”
    3.3 “骨法、用笔”的内在联系
第四章 “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是中国文艺作品的根本要求
    4.1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的关系
    4.2 “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是中国文艺作品的根本要求
        4.2.1 “气韵生动”是生命意识的艺术表现
        4.2.2 “骨法用笔”为现代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488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9488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