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后现代时期公共雕塑的表现特征刍议

发布时间:2021-08-01 00:40
  后现代以颠覆单一标准为根本诉求,推崇艺术的边界渗透和权利分享,强调公共的价值创造。受这一氛围的影响,该时期的公共雕塑具备了多元化和实验性的表现特征,其中媒介材料和场所思想的创新尤为突出。文章对典型案例展开分类研究,尝试以后现代的思维梳理公共雕塑的艺术特征,为探索公共性的实践方法寻找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后现代时期公共雕塑的表现特征刍议


濑户内海艺术祭 摄影:赵昆伦

油脂,作者


媒介指艺术实践的形成因素和关联对象,媒介材料泛指艺术表现的素材、技术和环境等条件,媒介材料通常被称之为艺术媒材。随着主体观念的变革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媒材创新成为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和定义后现代公共雕塑的主要表现特征。在后现代艺术时期,公共雕塑的媒材形式开始脱离传统框架而延伸至现代科技及日常用品的领域,利用机电、数媒、装置等技术及相关材料创造出众多完全对立于传统的雕塑形式,涌现出包括德国社会雕塑家约瑟夫·博伊斯、美国动能雕塑家安东尼·豪、西班牙数媒艺术家詹米·皮兰萨等众多极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和作品案例。在后现代范畴的艺术家中,博伊斯因思想深邃而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家,他历经过残酷的战争年代,关注暴力、和平、自然与生命的创作主题,擅长以隐喻性的媒材手段制作寓意深刻的装置雕塑。《油脂椅》(图2)和《奥斯威辛圣骨箱》是博伊斯众多战争题材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一块成45度角的楔形黄油横置于木质的靠背椅上,作品通过现成材料的装置形成费解、简约和神秘的艺术语境,波伊斯自释道:“我使用油脂的原意是要激发讨论。这种材料的可塑性以及对温度变化反应的特别令我惊喜。这种可塑性具有心理上的影响力——人们本能地感觉它与内心的交流过程和情感联系。”《奥斯威辛圣骨箱》塑造了极度荒诞的艺术场景:几块腐化的脂肪、干瘪的老鼠以及小孩、破旧的电热炉、变质的腊肠、密集的碉堡是作品的主要构成元素;博伊斯说:“动物是灵魂的化身,作品的形式与宗教精神存在世俗的关系。”在情景化的构造中,《奥斯威辛圣骨箱》借助隐喻性材料向公众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不缺食物又为何会有死亡?是战争导致了人类灾难,这些艺术的构成材料回答了这个问题。博伊斯用隐喻性媒材再现了暴力与灾难的情景,透过装置的氛围呼唤和平及被利益蒙蔽的良知。为强调媒材的隐喻性和带入感,博伊斯刻意弱化和抛弃了材料制作的复杂工艺,选择与组合成为博伊斯作品的艺术手段,这些形式完全脱离了传统技艺的范畴。在后现代时期的公共雕塑作品中,媒材的选择、装置和隐喻手法被广泛运用,成为定义后现代公共雕塑的重要因素。由于对中西方文化具有敏锐的判断和掌控能力,蔡国强成为当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在他众多以火药燃爆性控制为媒材形式的公共艺术案例中,材料的文化寓意和技术效果得到了充分运用。《天梯》(图3)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具有文化媒材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为实现让百岁祖母、卧床的父亲和辛勤劳作的乡亲看世界的愿望,通过长期策划和实验,在2015年6月凌晨,蔡国强于家乡泉州惠屿岛海边制作了具有仁爱色彩的烟火装置雕塑《天梯》,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与见证下,他排除外界干扰,竭力把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作品献给了故乡和亲人。蔡国强借助媒材思想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文化推向了世界,他在中国找到了实践波伊斯社会雕塑的载体和环境。《天梯》是由绳索捆绑火药在晨曦中通过热气球悬于空中高约500米的装置雕塑,点燃后的天梯似火龙飞天,在海平面上瞬间形成了与宇宙天地对话的神秘气氛,从激情燃烧到烟火逐渐消失,作品视觉效果高潮迭起,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而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因火药燃爆存在偶发性的技术控制问题,蔡国强在世界各地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效果控制实验,虽屡次失败,却从未放弃探索火药媒介的计划。庆幸的是在家乡泉州,蔡国强应是得了祖先的呵护而终得善果,雕塑顺利实施,圆了自己年少时摘星探月、遨游宇宙、对话神灵的梦想。虽然火药燃爆存在强度、速度、视觉等不确定的因素,但新媒材可以突破文化的固有框架,将艺术的精神延展至无限的宇宙星空。蔡国强用意象化的媒材思想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再次推向了世界,同时,他的作品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波伊斯社会雕塑的艺术精神。新媒介完全颠覆了公共雕塑的形式框架,媒介的空间功能与社会价值被无限放大,公共雕塑的实践途径由此延伸至人类思想可以触及的任何感知地带。

网络图,天梯,网络图,作者


由于对中西方文化具有敏锐的判断和掌控能力,蔡国强成为当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家。在他众多以火药燃爆性控制为媒材形式的公共艺术案例中,材料的文化寓意和技术效果得到了充分运用。《天梯》(图3)是他的代表性作品,具有文化媒材的内涵和表达形式。为实现让百岁祖母、卧床的父亲和辛勤劳作的乡亲看世界的愿望,通过长期策划和实验,在2015年6月凌晨,蔡国强于家乡泉州惠屿岛海边制作了具有仁爱色彩的烟火装置雕塑《天梯》,在当地百姓的协助与见证下,他排除外界干扰,竭力把具有中国特色、国际特点和时代特征的作品献给了故乡和亲人。蔡国强借助媒材思想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文化推向了世界,他在中国找到了实践波伊斯社会雕塑的载体和环境。《天梯》是由绳索捆绑火药在晨曦中通过热气球悬于空中高约500米的装置雕塑,点燃后的天梯似火龙飞天,在海平面上瞬间形成了与宇宙天地对话的神秘气氛,从激情燃烧到烟火逐渐消失,作品视觉效果高潮迭起,观者无不为之动容,而心情久久无法平静。因火药燃爆存在偶发性的技术控制问题,蔡国强在世界各地进行了长达二十余年的效果控制实验,虽屡次失败,却从未放弃探索火药媒介的计划。庆幸的是在家乡泉州,蔡国强应是得了祖先的呵护而终得善果,雕塑顺利实施,圆了自己年少时摘星探月、遨游宇宙、对话神灵的梦想。虽然火药燃爆存在强度、速度、视觉等不确定的因素,但新媒材可以突破文化的固有框架,将艺术的精神延展至无限的宇宙星空。蔡国强用意象化的媒材思想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再次推向了世界,同时,他的作品客观上发展和完善了波伊斯社会雕塑的艺术精神。新媒介完全颠覆了公共雕塑的形式框架,媒介的空间功能与社会价值被无限放大,公共雕塑的实践途径由此延伸至人类思想可以触及的任何感知地带。在通常的观念中,雕塑应是静止与固化的造型艺术,后现代思想对此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和改变,新媒材已成为公共雕塑与环境相融的手段和创新传统的主要表现特征。在后现代时期,雕塑开始热衷于动态技艺的实践,艺术的互动效果由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安东尼·豪是美国著名的动能雕塑家,他用风动技术完成了2016年里约奥运主会场的火炬背景雕塑,新媒材生动演绎了火炬光芒四射的形态效果,给全场带来了无比璀璨和魔性的视觉感受,奥运会首次因公共雕塑受到人们的热议和关注。穆斯林男孩Ali与乔治王朝公主Nino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偏僻的格鲁吉亚小镇巴统,雕塑家塔玛拉以动雕塑(图4)的形式精彩演绎了这段近似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情故事。每天下午,两尊爱情雕像在固定时间开始缓慢移动穿越彼此的身体,再慢慢背道而驰,最后孤独矗立在各自离别的位置,静静等待再次相聚和拥抱,每日往返如此,雕塑因“动”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巴统小镇也因此成为享誉世界的爱情圣地和旅游目的地。动态技术颠覆了固化的艺术印象和媒材手段,创造了具有时代感和当代性的艺术形式,为雕塑的公共性实现奠定了全新的基础和发展方向。至本世纪初,因数字技术的发展与介入,除机械技术外又出现了数媒形式的公共雕塑作品,其中以美国芝加哥千禧公园内由西班牙雕塑家约姆?普朗萨设计的《皇冠喷泉》(图5)最具代表性。喷泉雕塑建成于2004年7月,主体由黑色花岗岩、玻璃砖结合水媒介制作而成,表面安装了由计算机编程控制高达15米的LED显示屏,轮番播放着代表欢迎世界各地游客的1000个芝加哥市民的笑脸。数媒技术在创新互动方式的同时践行了把艺术交给大众的公共精神,实现了传统媒材不具备的艺术功能,《皇冠喷泉》由此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雕塑实践形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公共雕塑中材料的应用-以杭州西溪湿地为例[J]. 陈贵林.  居舍. 2021(12)



本文编号:3314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3314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