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微观经济论文 >

从微观经济角度探索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转型过程

发布时间:2014-07-29 13:06

导读:通过对微观经济学的分析和了解,本文就中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和转型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与此同时,由财政分权和官员晋升激励推动的经济增长的代价也日益受到重视。政府的作用是多维的,仅使用GDP和与之相关的税收作为惟一度量业绩的方式,让地方政府仅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视科教文卫等民生工程的投资(乔宝云等, 2005);为了保持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的选择。同时,初始禀赋的区别会造成地方政府对公共品投资激励的分化,进而扩大了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Cai and Treisman, 2004、2005)。另外,地方分权也是造成宏观经济波动(周业安等, 2004;傅勇与张晏, 2007)、高能耗和高污染(王永钦等, 2007)、土地违法(梁若冰, 2009)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地方官员GDP锦标赛晋升激励和中央权威政府相对稳定的制度环境下,如何优化地方分权方式和路径日益变得重要。遗憾的是,这方面的研究文献相当缺乏。近年来,省级以下政府财税体制“省直管县”的改革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优化政府管理层级和各级政府经济权限的重要步骤,也为我们研究地方分权结构提供了极佳的案例。相对于其他省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实行的“省—市—县”行政管理结构,浙江省从1992年就开始将部分地级市财政权力和行政权力逐步下放到县;山东、湖北、湖南、辽宁、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广东、江西、吉林等省及自治区从2003年开始也在局部实行了以“扩权强县”为核心的“省直管县”试点改革。2009年6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规定到2012年底前,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将县级财政跨过地级市,在确定收支、转移支付、财政预决算、资金往来和财政结算方面与省级财政对接。对已有试点绩效的研究不但能为未来的全面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政府分层和权力结构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提供一个转轨国家的新的证据。

与本文最接近的研究是才国伟与黄亮雄(2010),他们选取了中国500个县2000~2007年的数据,考察了财政“省直管县”和扩大县政府经济管理权限试点的影响因素和绩效。与他们使用宏观数据的研究相比,本文的特色在于检验“扩权强县”对县辖企业发展的作用。①之所以从微观角度研究,原因在于:首先,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企业绩效的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②区域经济总量的良好表现毕竟是由微观企业绩效增长加总而成的,县辖企业绩效能较好地反映县域经济发展。其次,理论上对生产要素的竞争是“中国特色的保护市场的财政联邦主义”成立的主要渠道,而现实中县辖区内原有工业基础一般较薄弱(相对于市而言),招商引资因其在提高本地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和增加税收等方面效果最明显,已经成为许多县政府的优先选择。“扩权强县”对经济发展如果存在正面作用,其各种机制大多是通过转化为较好的投资和企业生存环境,进而提高企业的绩效来实现,通过企业层面数据能更深入地检验这一理论体系成立的微观机制。再次,地方政府对企业在行业管制、税费收取和信贷支持等方面的微观政策会对企业绩效有深刻影响,显然这些政策对不同企业的影响是不平衡的。因此,企业层面的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政府行为对不同企业发展的结构性影响,进而能更为细致地考察转型国家政府与市场的互动关系。最后,从计量方法上看,由于企业对于政府试点改革选择的影响力较小,同时以地域作为划分企业是否受到改革作用也具有较强的外生性,因而能对改革的效果做出一致性的估计。现有的财政“省管县”试点改革在不同的省份方式存在区别,我们选择实施较早,体制比较成熟的浙江省为研究的对象。由于“扩权强县”制度类似于一个自然试验(natural experiment)或准实验(quasi-experiment),本文在分析策略上借助双重差分(difference in difference)方法消除不可观测变量,比较干净地验证了它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检验发现:“扩权强县”对县辖企业的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无论是回归系数还是其显著程度,对县辖区内的非国有企业的影响都要高于国有企业。本文的其余部分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简要分析当前“省—市—县”分权结构的弊端,介绍浙江省“扩权强县”制度背景;第三节介绍计量方法和指标设计;第四节报告经验检验和稳健性检验结果,并分析其成立机制;最后是结论。

 

二 “扩权强县”改革的制度背景

(一)“省-市-县”分权结构的形成背景及缺陷中国目前拥有世界上层级最多的政府体系和行政区划体系,包括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地级市、自治州)、县(县级市)和乡(镇)共5级。历史上市与县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城市化水平差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同一级。1982年开始,为了打破计划经济以来市县之间的行政壁垒和城乡分割、工农分离的格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农村拉动作用,全国各地方行政体制实行了“市管县”的改革。①有关资料表明,截至2004年年底,全国334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中,已有269个“市管县”形式的地级市,占全国总数的80%以上,地级市管辖的县数量占全国县总数的70%。

本文编号: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iguanjingjilunwen/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6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