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思政论文 >

新时代中国精神及其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30 04:2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历史根基,以中国人民为创造主体,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见证民族自强自立与复兴崛起,反映国家统治阶级意志与治国理念,彰显国人民族气节与时代品格的伟大精神。作为一种国家精神,中国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还持续不断地规范社会行为秩序,把正国家发展方向,丰富国人精神世界,为凝聚人民、动员人民、激发人民创造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繁荣昌盛筑牢了稳固的精神支柱。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凝心聚力、催人奋进的动力源泉。中国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作用巨大,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的国际大背景,面对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以及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更加严峻的复杂局面,面对我国在...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2.1 中国精神的内涵
        2.1.1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土壤
        2.1.2 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丰富养料
        2.1.3 中国精神是一种国家精神
    2.2 中国精神的特征
        2.2.1 国家性与世界性
        2.2.2 历史性与时代性
        2.2.3 传承性与创新性
第3章 中国精神的渊源探析
    3.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精神的沃土
        3.1.1 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3.1.2 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精神的滋养
    3.2 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的实践经验是中国精神的重要源头
        3.2.1 汲取中国革命精神
        3.2.2 吸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精神
        3.2.3 融汇中国改革开放精神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中国精神新发展的现实条件
        3.3.1 国家要富强
        3.3.2 民族要振兴
        3.3.3 人民要幸福
        3.3.4 世界要和谐
第4章 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精神的新发展
    4.1 在营造新时代爱国主义氛围中培植中国精神
        4.1.1 爱国主义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4.1.2 以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来推动中国精神的培植
    4.2 在实施改革创新新战略中锻造中国精神
        4.2.1 改革创新是推动新时代发展的必由之路
        4.2.2 在新时代改革创新伟大实践中锻造中国精神
    4.3 在应对国际国内新挑战中锤炼中国精神
        4.3.1 实现新时代发展目标呼唤中国精神
        4.3.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国精神
第5章 新时代条件下培育中国精神的实现路径
    5.1 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依托夯实中国精神基础
        5.1.1 公民道德建设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基础
        5.1.2 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是中国精神培育的根基
    5.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中国精神
        5.2.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精神的培育
        5.2.2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中国精神
    5.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精神
        5.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5.3.2 实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同构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806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izhenglunwen/3806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7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