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中的历史书写

发布时间:2023-01-08 18:29
  新历史主义中“历史的文本性”认为,历史是建构的。因此历史是一个反映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文学文本。托尼·莫里森的《天堂》是对这一观点的积极回应。尽管鲁比是一个全黑小镇,但其历史却是对白人历史的拙劣复制,充斥着父权制、本质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这种抄袭的历史使女性禁声、压迫年轻一代、排斥外来者,最终导致了鲁比的衰落。莫里森批判了鲁比对历史的神话化。在一个男性主导的社会,修道院女性饱受折磨。有些女性因为创伤太重而失声。母女情谊和姐妹互助让她们恢复了自己的声音,勇敢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女性的故事是女性历史的一部分,是对以男性为主导的历史的有力补充。通过运用不可靠叙事者、多声部、多视角等技巧来呈现鲁比历史,莫里森营造了“众声喧哗”的场面。小故事对抗宏大叙事,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历史信息,而且打破了主流叙事的垄断。鲁比父辈开始直面现实而非故意遗忘。真实历史的构建给鲁比带来重生与繁荣。《天堂》中的历史书写聚焦了鲁比人重写历史的努力,揭露了神话性、单一性历史的问题,探讨了历史多样性的可能,体现了莫里森对直面历史、尊重多样的呼唤和诉求。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mystification of Ruby’s Official History
    1.1The Imitation of White Culture
    1.2 The Selective Narration of the Past
Chapter Two Herstory as a Supplement
    2.1 The Retrieval of Voices
    2.2 The Individual Choices against Patriarchy
Chapter Three Construction of a Plural History
    3.1 Ruby’s Estranged:Performing Heteroglossia
    3.2 Ruby’s Patriarchs:Embracing Fact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正常心灵”的异类:黑人妇女阶级——酷读《天堂》[J]. 李雪梅.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3)
[2]《天堂》的历史编码和政治隐喻[J]. 荆兴梅,虞建华.  外国文学研究. 2013(05)
[3]莫里森《天堂》中的肤色政治[J]. 赵莉华.  外国文学评论. 2012(04)
[4]历史的尽头是“天堂”——托尼·莫里森《天堂》中的历史观[J]. 崔婷.  当代作家评论. 2012(05)
[5]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J]. 梁志健.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6]莫里森的文化立场阐释[J]. 王玉括.  当代外国文学. 2006(02)



本文编号:3728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728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