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基于丝氨酸蛋白酶HtrA2/Omi探讨UCP2-SIRT3-PGC1α途径对神经细胞线粒体适应性重组的调控机制

发布时间:2023-03-27 02:56
  线粒体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出现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已经发现,线粒体损伤程度与脑神经细胞的状态密切相关。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对线粒体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尤其是线粒体功能代偿作用机制的提出为探究线粒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理论与实验基础。去乙酰化酶SIRT3和转录共激活因子PGC1α被认为是调控线粒体质量及生物发生的重要蛋白分子之一,通过调控ATP生成、ROS量及抗氧化相关酶类,发挥保护线粒体的作用。这种作用可以体现在线粒体内的分子伴侣如HSP10、HSP60及LONP等蛋白酶体,通过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mtUPR)清除受损的错误折叠蛋白,从而使线粒体功能发挥了部分代偿作用,减轻了细胞损伤。人们将这种拮抗线粒体损伤的适应性反应称之为线粒体适应性重组(AMR)。虽然人们发现,缺血再灌注等损伤时,UCP2、NAD+/NADH、SIRT3-PGC1α可能与线粒体适应性重组有关。我们的前期工作发现,当给予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京尼平(Genipin)一种UCP2抑制剂后,又可通过UCP2-SIRT3调...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缺血性卒中与再灌注损伤
        1.1.1 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背景
        1.1.2 缺血性卒中的病理生理过程
        1.1.3 脑缺血与再灌注损伤
    1.2 IRI与线粒体
        1.2.1 IRI的概述
        1.2.2 线粒体在IRI中的作用
    1.3 线粒体损伤进程演变
    1.4 线粒体适应性重组
        1.4.1 线粒体质量控制
        1.4.2 蛋白酶体HtrA2/Omi
        1.4.3 SIRT3、PGC1α对线粒体的保护性作用
        1.4.4 解偶联蛋白UCP2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HtrA2/Omi基因突变小鼠通过调控UCP2-SIRT3-PGC1α影响线粒体损伤程度
        2.1.1 前言
        2.1.2 材料与方法
            2.1.2.1 实验动物
            2.1.2.2 实验试剂
            2.1.2.3 实验仪器
            2.1.2.4 实验方法
        2.1.3 实验结果
        2.1.4 小结
    2.2 SIRT3-PGC1α活性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2.1 前言
        2.2.2 材料与方法
            2.2.2.1 动物分组
            2.2.2.2 主要材料
            2.2.2.3 实验仪器
            2.2.2.4 实验方法
        2.2.3 实验结果
        2.2.4 小结
    2.3 Genipin激活SIRT3-PGC1α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2.3.1 前言
        2.3.2 材料与方法
            2.3.2.1 动物分组
            2.3.2.2 主要材料
            2.3.2.3 实验仪器
            2.3.2.3 实验方法
        2.3.3 实验结果
        2.3.4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72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772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