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变异谱分析

发布时间:2016-12-17 10:18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变异谱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2015年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变异谱分析

曹丹丹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肠疾病,由环境、遗传以及免疫调节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所造成。UC常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伴发。另外,长期UC患者其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患病风险高。遗传因素影响自身免疫性疾病UC和AS的遗传易感性,遗传变异可引发CRC的发生。尽管近些年对溃疡性结肠炎相关大肠癌(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 UCCRC)的研究已经取得大量成果,但是基于二代测序技术对UCCRC,尤其是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全基因组研究还很少,而不同病理状态下的变异研究对于解析UC癌变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对一例UC合并AS最后发生癌变的39岁男性患者的血液、炎症组织以及癌变组织进行全基因组和外显子组测序。在变异位点水平、基因水平以及通路水平对其全基因组特征进行基于数据库注释分析,并通过与汉族人群比较获得该研究对象的个体遗传信息特征,最后对其药物代谢和毒性相关的基因变异进行注释对其用药提供指导信息。我们获得约30X以上全基因组数据,以及120X以上的全外显子组数据。鉴定到80,377个体细胞突变,其中18,016为炎症组织特有,35,244个炎症与癌症共有,27,117为癌症组织特有,以及3,195,782个生殖细胞突变。一方面,基于突变位点、基因以及信号通路三个水平对本研究对象中的生殖细胞突变和体细胞突变进行注释分析。发现大量UC、AS、CRC相关生殖细胞突变,以及CRC相关体细胞突变;DNA复制修复相关基因存在大量生殖细胞突变,其中FEN1的突变可导致DNA修复功能性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与汉族人群的突变图谱比较分析发现,本研究对象中突变数量比正常人群的平均水平高,尤其低频突变位点的数量远高于人群中个体。同时,在本研究对象中发现大量短重复序列突变,其中一些突变存在于已报道的微卫星不稳性表型的大肠癌基因组中。最后,通过对UC、AS、CRC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突变注释,发现该研究对象由于携带ABCB1基因突变,容易对治疗UC的环孢霉素产生抗性,同时CD14和TLR2的纯合突变位点提示对’TNF-α抑制因子类药物无效。另外,CRC药物相关突变注释发现该患者中含有ABCC1、ADCY、AREG、EGF、XRCC1等基因突变,提示该患者不适宜使用抗EGFR药物如西妥昔单抗,适合使用氟二氧嘧啶、甲酰四氢叶酸以及铂类化疗药物。结果表明本研究对象存在大量生殖细胞突变提示其对UC、AS以及CRC具有强的遗传易感性。其DNA修复系统功能性不足可能导致其为高突变表型或微卫星不稳定表型,说明DNA修复系统突变可能参与了UCCRC过程。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74.62;R735.3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岩;丁怀莹;韩向莉;周冰;;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智慧;;美沙拉嗪栓、柳氮磺吡啶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年05期

2 肖丽萍;余新沛;刘岗;钟武装;蔡敏捷;;美沙拉秦缓释片维持治疗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年01期

3 赵玉峰;李应清;;柳氮磺吡啶栓治疗小儿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年A3期

4 聂胜林;马素莹;;不同栓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年15期

5 林晔;;美沙拉嗪栓和美沙拉嗪肠溶片在溃疡性左半结肠炎的疗效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5年06期

6 何惠霞;叶全忠;;双歧三联活菌辅助美沙拉嗪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年12期

7 祁献芳;柴东燕;樊鹏利;赵红卫;秦玉花;;1例对美沙拉秦过敏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用药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年36期

8 郭翠滨;李明;;防御素与肠道疾病的关系[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霄;刘彦洁;;普伐他汀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24期

2 杨晓;邱辉忠;林国乐;吴斌;;从外科角度思考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策略[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年07期

3 曹江;杨娜;;奥美拉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年11期

4 杨兴友;张育华;王光西;;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5 陆晓娟;盛剑秋;李恕军;范如英;王继恒;杨欣艳;付蕾;王晓伟;李世荣;;英夫力西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8期

6 李懿璇;李世荣;李俊霞;杨欣艳;王化虹;;英夫利昔单抗-类克在激素抵抗及激素依赖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21期

7 孟华辉;;微生态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08期

8 魏思忱;郑国启;张秀刚;田树英;宋慧;姜红玉;陈霞;;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年11期

9 刘静;韩冬梅;薛梅;朱玲;王志东;闫洪敏;郭子宽;王恒湘;;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顽固性溃疡性结肠炎[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2011年05期

10 柳汝明;吴斌;赵雨晋;唐尧;;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梅鷟,薛东波,赵明,李爱东,吕洪光,李泮泉,刘淑德;83例大肠癌多药耐药基因的检测[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年12期

2 李俊,曹桦,吴宁,孟红,汪永寿,陈玉祥,程雄;大肠癌术后复发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关系[J];华西医学;2002年04期

3 杨磊,丁彦青,张进华;广东地区2 037例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1期

4 黄宁霞,胡建群;大肠癌637例临床病理分析[J];九江医学;2003年01期

5 高梅鷟,谢向臣,幺春艳,吕洪光;复发及多源发大肠癌多药耐药基因检测[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年04期

6 张茂;德力格尔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大肠癌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7年09期

7 邵春红;卢志明;;大肠癌[J];山东医药;2008年48期

8 费伯健;吴露露;周士福;齐晓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年06期

9 肖著军;许岸高;;白细胞介素-8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2年22期

10 马鸿基;;大肠癌社会医学初探[J];中国社会医学;198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善禹;杜宽航;卜文;;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意义[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郑树;;我国大肠癌易感人群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肖冰;王媛媛;张亚历;;大肠癌干细胞作用相关基因及信号通路的筛选鉴定[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4 崔焌辉;陈栋;杨振宇;;细胞粘附分子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5 郑树;蔡心涵;曹江;耿礼义;郑雷;张颜明;施正政;;人新的大肠癌负相关基因的研究[A];第六次全国大肠癌会议暨中日韩大肠癌会议论文汇编[C];1998年

6 耿敬姝;王艳颖;冯占军;赵玉兰;赵家宏;;大肠癌细胞增殖与P~(16)表达关系的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雷雯;周锡庚;郁宝铭;陈晓耕;王清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A];2001'全国肿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8 丁杰;;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大肠癌治疗[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申洪;;大肠癌组织结构的体视学诊断参数研究[A];首届粤港生物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许红民;王强;白雪娟;钟定荣;曹秀堂;张金萍;丁彦青;姚开泰;;大肠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查[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施嘉奇;[N];文汇报;2010年

2 记者 衣晓峰 靳万庆 通讯员 李晓丽;[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何苗苗 蒋卓勤;[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4 通讯员 方序 周炜 记者 宦建新;[N];科技日报;2014年

5 记者 张灿灿 特约记者 陆桂芳 通讯员 方序;[N];健康报;2014年

6 记者 张乐;[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7 衣晓峰 李晓丽;[N];健康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阳;长链非编码RNA DANC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曹丹丹;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变异谱分析[D];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2015年

3 邱云平;基于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大肠癌代谢组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冯晓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马怡茗;大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相关分子的筛选和生物学功能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年

6 陈远光;人大肠癌组织蛋白质组二维凝胶电泳技术的建立及应用[D];中南大学;2003年

7 毕新宇;大肠癌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及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王媛媛;大肠癌干细胞基因表达谱特点及其信号通路的筛选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9 叶霖;单酰基甘油脂肪酶在大肠癌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龚磊;反义RNA技术下调多胺代谢关键酶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及分子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光明;p53及其上游基因ATM、下游基因PUMA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李敏静;青年女性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郑万磊;炎性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大肠癌进展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邹璎;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其Ⅱ型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D];浙江大学;2001年

5 阎丽;大肠癌线粒体DNA突变的检测与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牛剑祥;生存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内蒙古医学院;2007年

7 赵鹏;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其组织抑制剂与大肠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8 叶广坡;上皮细胞黏附分子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9 尹福忠;脂联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梅耀玲;脂联素与核转录因子-κB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变异谱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216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