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的共享经济领域本体自动化构建

发布时间:2023-03-31 22:13
  在世界万物互联一体化,智慧科技社会浪潮下,共享经济已经成为现行经济的新热点,但目前共享经济领域存在理论和概念区分混淆,概念之间界限模糊不清等问题。其次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些影响消费者行为和生产厂商利润,供需关系的相关因素缺乏足够的研究。而本体是这种知识表示方法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本文提出构建共享经济领域本体。主要工作如下:(1)语料预处理和语料库构建。通过使用聚焦爬取和增量爬取方法联合使用抓取队列,筛选出有价值的共享经济语料。对粗语料筛选,完成共享经济语料标注和共享经济实体的词性标注工作,构建共享经济领域本体语料库。(2)共享经济领域概念抽取模型构建。在我们构建的共享经济语料库的基础上,选取词向量、字符向量、上下文嵌入向量以及词性特征向量作为本文共享经济领域概念抽取模型的文本嵌入特征,提出融合两种注意力机制和多种特征的共享经济领域概念抽取模型。我们的模型在OOV问题和模型性能上超越基线方法。(3)共享经济领域概念语义关系抽取模型构建。对共享经济领域命名实体进行语义关系抽取,选取词向量和位置向量构成句子向量作为本文关系抽取模型的输入。我们在输入特征向量对句子级特征,使用一种改进的注意力...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文献检索技术研究现状
        1.2.2 概念抽取研究现状
        1.2.3 概念语义关系抽取研究现状
        1.2.4 本体自动化构建研究现状
        1.2.5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文对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与理论
    2.1 构建共享经济领域语料库相关技术理论
        2.1.1 网络爬虫与文献检索
        2.1.2 网页解析算法
    2.2 相关统计模型技术理论
        2.2.1 隐马尔可夫模型
        2.2.2 条件随机场模型
    2.3 神经网络相关技术理论
        2.3.1 神经元模型
        2.3.2 卷积神经网络
        2.3.3 循环神经网络
        2.3.4 长短时记忆网络
        2.3.5 注意力机制
    2.4 本体相关技术理论
第三章 自动化构建共享经济领域本体相关模型
    3.1 共享经济语料库构建
        3.1.1 基于聚焦和增量的混合爬虫方法的文档检索模型
        3.1.2 共享经济领域语料预处理
    3.2 共享经济领域概念抽取方法
        3.2.1 模型嵌入层
        3.2.2 嵌入注意力机制层
        3.2.3 BiLSTM编码层
        3.2.4 输出层的注意力机制
        3.2.5 CRF预测层
    3.3 共享经济领域概念语义关系抽取方法
        3.3.1 模型嵌入层
        3.3.2 正实例句排序模型
        3.3.3 共享经济领域概念语义关系抽取模型
    3.4 共享经济本体构建
        3.4.1 共享经济领域本体构建系统结构性分析
        3.4.2 本体的合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共享经济领域本体自动化构建实验及结果分析
    4.1 共享经济语料
        4.1.1 共享经济语料库基本概况
        4.1.2 共享经济领域语料分析
    4.2 概念抽取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4.2.1 实验主要开发工具和实验环境
        4.2.2 模型实验参数设置
        4.2.3 基线模型CNN-BiLSTM-CRF模型实验结果分析
        4.2.4 模型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4.2.5 模型泛化能力检验
    4.3 共享经济实体语义关系抽取模型实验结果
        4.3.1 模型参数设置
        4.3.2 共享经济领域概念关系抽取实验结果分析
        4.3.3 共享经济领域实体关系类型结果分析
    4.4 共享经济本体自动化构建系统
        4.4.1 系统主要开发工具和实验环境
        4.4.2 系统实现流程
        4.4.3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结论
    5.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75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ixikjs/3775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