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基金“老鼠仓”犯罪案件侦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18:25
  我国基金行业起步虽晚,自诞生以来得到迅猛发展,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投资手段之一。基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老鼠仓”犯罪愈演愈烈,成为扰乱金融市场的突出问题。基金“老鼠仓”涉嫌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以及利益输送,严重危害国内证券市场的稳定以及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由于基金“老鼠仓”案件的行为人作案方式隐蔽、案件的海量数据分析困难、“老鼠”们反侦查能力极强,以及侦查取证滞后等一些列原因使得最终因基金“老鼠仓”行为被定罪处罚的犯罪分子寥寥无几。本文参阅了无讼案例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刑事判决书以及证监会发布在官网上的对基金从业人员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和相关稽查指导案例,分析基金“老鼠仓”的作案手法和特点,探究基金“老鼠仓”犯罪的原因,借鉴证监会稽查部门查处此类案件的经验,针对目前公安机关侦办“老鼠仓”案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探寻公安机关侦查“老鼠仓”案件的对策。为了应对基金“老鼠仓”频发的态势,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应该适应新形势,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实现大数据情报引导侦查;加强与证券监管机构的合作,实行联合执法;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侦查手段升级,主动发起对基金“老鼠仓”...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选题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2 基金“老鼠仓”犯罪概述
    2.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述
        2.1.1 证券投资基金的概念
        2.1.2 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2.1.3 基金公司股票交易流程
    2.2 基金犯罪分类
    2.3 “老鼠仓”犯罪的概念
    2.4 基金“老鼠仓”犯罪与相关行为犯罪的辨析
        2.4.1 基金“老鼠仓”犯罪与内幕交易犯罪的辨析
        2.4.2 基金“老鼠仓”犯罪与背信罪的辨析
3 基金“老鼠仓”的分类与犯罪手段
    3.1 基金“老鼠仓”的分类
        3.1.1 传统型基金“老鼠仓”
        3.1.2 操纵型基金“老鼠仓”
        3.1.3 侵占基金财产型“老鼠仓”
    3.2 基金“老鼠仓”的犯罪手段剖析
        3.2.1 寻找目标股票
        3.2.2 秘密传递未公开信息,关联账户低位建仓
        3.2.3 基金资金跟进买入股票,拉升股价
        3.2.4 关联账户高位出货,基金账户被套
        3.2.5 基金“老鼠仓”交易新手段
4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成因及特点分析
    4.1 基金“老鼠仓”犯罪案件的原因分析
        4.1.1 市场不成熟,立法不完善
        4.1.2 监管不力,处罚不严
        4.1.3 职业基金经理的道德缺失
        4.1.4 基金“老鼠仓”违法成本低
        4.1.5 利润诱惑性强
    4.2 基金“老鼠仓”犯罪的特点分析
        4.2.1 犯罪主体特定,被害人不特定
        4.2.2 犯罪黑数大,受害人众多
        4.2.3 违法时间跨度长
        4.2.4 关联账户与基金账户趋同性明显
5 基金“老鼠仓”犯罪案件的侦查难点
    5.1 线索来源单一,海量数据分析研判困难
    5.2 隐蔽性强,证据不容易获取
    5.3 未公开信息传播扩散广,违法认定难
    5.4 侦查员自身专业水平有限,警力有限
    5.5 干扰多、阻力大
6 基金“老鼠仓”犯罪案件侦查对策
    6.1 基金“老鼠仓”犯罪线索的发现
        6.1.1 证券监管部门的移送
        6.1.2 知情人员的举报
    6.2 开展立案审查,核实相关线索与分析研判
        6.2.1 分析案件性质
        6.2.2 未公开信息的核实与甄别
        6.2.3 整合资源,开展涉案信息研判
    6.3 开展数据研判,分析账户间资金流向
        6.3.1 利用大数据系统挖掘出涉案账户
        6.3.2 锁定异动交易账户
        6.3.3 犯罪嫌疑人账户与涉案账户资金流分析
        6.3.4 涉案账户与基金账户交易股票趋同性分析
        6.3.5 由资金到人,锁定幕后嫌疑人
        6.3.6 积极推进经侦“云端”打击主战模式
    6.4 围绕犯罪构成,全面夯实证据
        6.4.1 收集证明犯罪主体方面的证据
        6.4.2 收集证明犯罪客观要件的证据
        6.4.3 收集证明犯罪主观故意的证据
    6.5 及时询问证人,讯问犯罪嫌疑人
        6.5.1 询问证人,获取证人证言
        6.5.2 及时讯问,获取口供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46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746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4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