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31 00:44
  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

【文章页数】:212 页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90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3890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