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武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成果摘要

发布时间:2017-02-17 12:42

  本文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武汉“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成果摘要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06日    信息来源:本站  浏览量:

武汉市“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摘要)

 

一、“十三五”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产业观以及当代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抓住当代技术革命纵深化的时代机遇和当前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体制改革与政策转型机遇,充分抓住国家推动中部崛起、建设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城市群的战略与政策机遇,立足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城市总体战略,从武汉现代产业的宏观结构布局的全局战略出发,全面整合武汉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资本优势、市场优势、科技优势和人文优势,有效运用政府政策和金融工具等手段,以政策和环境创新引动人才、技术、资本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以人才、技术、资本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积聚引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其它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高科技创业企业、全面推动产业创新、提升产业品质、优化产业空间结构,力争到“十三五”末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动机和新的经济增长极,使武汉成为引领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城市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和辐射源,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聚集高地。

 ()基本原则

2)高端引领与重点跨越原则。瞄准国际科学技术前沿,立足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取再创新,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大力推动“产、学、研、政”一体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联盟,加大研发投入,重点突破一批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大集成创新产品,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夺取核心技术的主导权、技术标准的话语权、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实现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十三五”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战略定位

三、促进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立足于当代技术革命的纵深化,高起点规划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议由市发改委牵头,联合市科技局、经信委等部门,围绕以上思路对武汉的科技资源优势、产业技术优势进行一次全面梳理,确定一批有可能形成重大原创性成果并具有潜在产业前景的前沿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投入,集中攻关,并从技术源头到产业终端,从实施责任主体到资本投入,从成果转化到市场培育,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地规划,力争用510年时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高技术产品及战略性高技术企业。

(二)牢牢抓住产品创新不动摇,坚持以产品创新带动工艺创新

建议调动全地区科技经济资源,组织以新产品开发为轴心的“科技创新工程”。具体地说,就是根据当前科技发展的趋势与武汉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在现代通信、激光、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新设备、现代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超前谋划一批技术集成度高、产业带动性强、具有战略前景的重大产品创新工程。在发展模式上,可以广泛采用大科学模式,即以产品系统设计开发及其产业化为目标,以大院大所为技术依托,以大企业为载体,以政府投入为牵引,构筑多元投资体系,组成若干个产业(产品)创新战略联盟或系统工程研究室。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抓好产品攻关项目的统筹运作,即按照科技创新的过程(研发—工程化试验—产业化),确定产品系统开发目标及产业化规划,并进行分阶段跟踪投入,直至完成产业化过程。

(三)从全局的战略高度重视战略性高科技创业企业的发展问题,进一步确立科技创业企业在武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构筑未来产业高地,培育出城市未来核心竞争力。

(四)用集群发展的观念统筹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问题

(五)用统筹发展的观念,系统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环境

(六)调动国有大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业企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资本流向科技、流向人才、流向创业企业的政策机制

第一,调动国有大资本的力量推动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具体措施上,建议政府借国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之际,转变国有资本经营方式和投资方向,有目的、有计划的使国有资本从传统产业中战略性退出,然后把这些资本集中起来,投资参股科技创业企业。在运营管理上,可以由现有国资经营机构直接运营,也可设立一个“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国有)投资公司”专门运营。如果每年能拿出200亿左右(这与动辄上千亿的城市建设投入来说并不过分),投资100家科技创业企业,支持其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那么经过5年的投入,就有可能积累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企业。

第二,鼓励大型上市公司发展“公司风险资本”,投资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公司“内企业”。建议市政府从宏观政策角度制定“公司风险资本”的运作规范,推动公司风险资本的发展。

第三,推动民间资本投资参股科技创业企业。建议市政府加快制定“武汉市民间资本投资参股科技创业企业管理办法”,规范民间融资,促进民间资本直接投资参股创业企业合法化、规范化,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更多社会资本愿意投资科技创业企业,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七)深化改革,进一步创造、完善一流人才、一流成果流向企业的体制、制度环境

(八)转变财政政策激励机制,推动财政激励政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本文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243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