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21 11:20
  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上沙丘高度最大的沙漠,同时是我国第二大沙漠。在其腹地和东南部分布有大量的湖泊,形成了独特的沙山-湖泊相间分布的地貌格局。湖泊群补给来源及其水循环演变、高大沙山的形成机制和地貌演化模式等科学问题,长期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通过遥感反演冬季地表温度与基于野外观测数据均发现,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东南部湖泊区存在温度明显高于沙漠其他区域及沙漠外围地区的暖岛现象。但由于暖岛效应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其稳定性与时空分布特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暖岛效应的具体内涵及形成机制更需要定量化揭示。与此同时,也需要结合植被物候观测数据来对其进行验证。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兰州大学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与沙漠外围国家基本气象站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了沙漠腹地湖泊区与沙漠周边地区和沙漠腹地积水湖盆与干涸湖盆间的温度差异。同时,利用沙漠腹地与外围地区的物候观测数据,分析了植被物候对暖岛效应的响应。最后从局地环流、辐射平衡、湖泊热源贡献等方面对暖岛效应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概念内涵;对其形成机制的探讨也为湖泊补给来源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凡此,均对巴丹...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沙漠气候的研究
        1.2.2 局地气候效应的研究
        1.2.3 植被物候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植被与土壤
    2.4 气候与水文
第三章 实验数据及研究方法
    3.1 实验仪器及数据获取
        3.1.1 气象观测站
        3.1.2 物候相机观测站
        3.1.3 涡动相关观测系统
    3.2 数据处理及计算方法
        3.2.1 气象观测数据处理及计算
        3.2.2 MODIS数据及处理方法
        3.2.3 数字图像的处理及物候期确定方法
        3.2.4 统计学方法
第四章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与周边地区热量条件对比分析
    4.1 年、季平均气温
        4.1.1 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对比分析
        4.1.2 空间分布特征
    4.2 四季始终日期与四季长短
        4.2.1 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对比分析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3 界限温度的分布特征
        4.3.1 实测值与拟合值的对比分析
        4.3.2 界限温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五章 巴丹吉林沙漠腹地不同湖盆之间热量条件对比分析
    5.1 年、季平均气温的分布
    5.2 气温变化
        5.2.1 气温的年变化
        5.2.2 气温的日变化
    5.3 积温
        5.3.1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初、终期和积温
        5.3.2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期和积温
    5.4 气温极值的分布
        5.4.1 年平均月最高、最低气温
        5.4.2 平均日最高、最低气温
第六章 植被物候对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响应
    6.1 数字相机植被指数选择
        6.1.1 定性分析
        6.1.2 绿度指数的选择
    6.2 数码相机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拟合及物候关键期确定
        6.2.1 G/R时间序列特征
        6.2.2 物候关键期确定
    6.3 气象因子对物候期的影响分析
    6.4 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七章 巴丹吉林沙漠湖泊区暖岛效应的形成机制
    7.1 辐射平衡
        7.1.1 太阳总辐射
        7.1.2 太阳净辐射和热量平衡
    7.2 局地风场
        7.2.1 年平均风速和年最多风向
        7.2.2 风向、风速的年变化
        7.2.3 风速的日变化
    7.3 湖泊群的影响
        7.3.1 湖泊群对年、季平均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的影响
        7.3.2 湖泊地下水补给过程中带来的热量
    7.4 其他原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55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ckxbs/3855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c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