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工程硕士论文 >

几类工业废渣大宗开发利用的基础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22:01

  本文关键词:几类工业废渣大宗开发利用的基础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工业废渣是指相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也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其大量堆存不仅侵占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对水、土壤和大气等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但另一方面,工业废渣却又是可再利用的再生资源。因此,本文对煤矸石、赤泥、尾矿和废玻璃为代表的几类工业废渣,分别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以期为相关废渣的大宗开发利用提供试验依据。(1)考虑到不同等级陶粒的适用范畴、工艺流程和生产成本,在适当的试验条件下,以煤矸石为原料,不添加其他配料,经过破碎、预热、焙烧、冷却等步骤,烧制出性能优异、可以用于结构保温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的900级煤矸石陶粒。试验表明,焙烧温度对烧制陶粒的性能影响较大,但煤矸石的均化处理和含碳量却是影响陶粒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2)利用杂草等易发酵的有机物作为改性材料,对赤泥进行了去碱性的中性化改良试验;通过为期2年的早熟禾植物种植试验,改良效果十分明显,从而为低成本、批量消纳赤泥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简捷途径;(3)以赤泥为主要原料,以稻糠为造孔剂,经粉磨、搅拌、造粒、成球等步骤,在一定温度下焙烧,制备出了300级和400级的轻质陶粒;但未经中性化处理的赤泥陶粒会出现“泛碱”现象,因此不能直接用于结构混凝土中;而经过中性化处理后的赤泥所烧制出的陶粒,则不会出现“泛碱”问题,因此提高了赤泥陶粒的应用范围;(4)针对我国目前尾砂利用率较低的现状,开展了全尾砂膏体自流充填试验。结果表明,在料浆浓度为70%左右,质量比为水泥:粉煤灰:全尾砂=1:2:6,并通过引入物理发泡剂,从而实现了满足矿山实际充填的要求:即28d强度为1.0MPa左右,体积不倒缩的充填膏体;(5)以废玻璃为主要原料,在加入适量的发泡剂、助熔剂和稳泡剂等外掺剂后,采用“预热—发泡—稳泡—退火”的烧成制度,研制出了密度小、抗压强度高、导热系数低的泡沫玻璃制品,为泡沫玻璃在特种建筑结构中的防火、保温、吸音、吸波等民用和军事上的相关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关键词】:煤矸石陶粒 赤泥改良 赤泥陶粒 全尾砂 膏体充填 废玻璃 泡沫玻璃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705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27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11-15
  • 1.1.1 煤矸石11-12
  • 1.1.2 赤泥12-13
  • 1.1.3 尾矿13-14
  • 1.1.4 废玻璃14-15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2.1 煤矸石综合利用研究现状15-16
  • 1.2.2 赤泥综合利用研究现状16-17
  • 1.2.3 尾矿综合利用研究现状17-19
  • 1.2.4 废玻璃综合利用研究现状19-20
  • 1.3 研究内容20-22
  • 1.3.1 主要研究内容20-22
  • 1.3.2 研究目标22
  • 1.4 特色与创新22-23
  • 1.5 技术路线23-27
  • 2 全煤矸石原料烧制高强陶粒的试验研究27-35
  • 2.1 试验材料及性能27
  • 2.2 试验设备与方法27-28
  • 2.2.1 试验设备27-28
  • 2.2.2 试验方法28
  • 2.3 试验结果和分析28-33
  • 2.3.1 试验结果28-29
  • 2.3.2 试验分析29-33
  • 2.4 煤矸石陶粒烧制过程的机理分析33
  • 2.5 本章小结33-35
  • 3 利用植物性废料进行赤泥基质改良的试验研究35-43
  • 3.1 改良试验35-39
  • 3.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35-36
  • 3.1.2 试验原理与试验方法36-37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37-39
  • 3.2 植生试验39-40
  • 3.3 关于添加其他有机质的讨论40-41
  • 3.3.1 泥炭40-41
  • 3.3.2 牛粪41
  • 3.3.3 污泥41
  • 3.3.4 生物质粉末41
  • 3.4 本章小结41-43
  • 4 赤泥制备轻质陶粒的试验研究43-51
  • 4.1 试验部分43-48
  • 4.1.1 原料43
  • 4.1.2 试验方法43-45
  • 4.1.3 试验结果45
  • 4.1.4 试验分析45-48
  • 4.2 赤泥陶粒烧结机理分析48
  • 4.3 关于赤泥陶粒“泛碱”问题的讨论及解决方法48-50
  • 4.4 本章小结50-51
  • 5 自膨胀全尾砂膏体自流平充填试验研究51-61
  • 5.1 充填材料及性能51-52
  • 5.2 充填配比试验52-55
  • 5.3 粉煤灰胶凝作用机理55-56
  • 5.3.1 粉煤灰、水泥的物相组成55
  • 5.3.2 多矿物的化合反应55
  • 5.3.3 活性矿物的水化速度55-56
  • 5.4 充填体的作用机理56-57
  • 5.4.1 力学作用机理56
  • 5.4.2 充填作用机理56-57
  • 5.4.3 充填体的让压作用机理57
  • 5.5 全尾砂流变学分析57-58
  • 5.6 关于充填体体积倒缩的讨论及解决方法58-60
  • 5.7 本章小结60-61
  • 6 废玻璃粉制备泡沫玻璃的试验研究61-71
  • 6.1 试验原料61-62
  • 6.2 试验方法62-63
  • 6.3 试验结果63-64
  • 6.4 分析与讨论64-68
  • 6.4.1 泡沫玻璃的发泡机理64
  • 6.4.2 外掺剂的作用64-66
  • 6.4.3 烧成制度对样品性能的影响66
  • 6.4.4 泡沫玻璃的常见缺陷与原因分析66-68
  • 6.5 泡沫玻璃在军事伪装方面的应用68-69
  • 6.6 本章小结69-71
  • 7 结论与展望71-75
  • 7.1 结论71-72
  • 7.1.1 煤矸石陶粒试验结论71
  • 7.1.2 赤泥土壤改良试验结论71
  • 7.1.3 赤泥陶粒试验结论71-72
  • 7.1.4 全尾砂充填试验结论72
  • 7.1.5 泡沫玻璃试验结论72
  • 7.2 展望72-75
  • 参考文献75-83
  • 作者简历83-85
  • 学位论文数据集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汉泉;;关于2009年第2期《二氧化锰流态化还原试验研究》一文的致歉和声明[J];金属矿山;2009年03期

2 张春容;;少铬无浴鞣的试验研究[J];皮革科技;1983年09期

3 徐兆麟;日本国立试验研究机关1984年度防止公害研究的29项新课题[J];环境科学丛刊;1984年08期

4 高兴华;陈尔强;赵顺启;;气相O—S—N共渗工艺的试验研究[J];河北工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5 王化有;中药撞药机的试验研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3年06期

6 杨继林;连续循环浸渍的试验研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7 张景行,汪亚昭;试验气体种类及浓度影响摩擦火花引燃能力的试验研究[J];爆炸性环境电气防爆技术;1993年02期

8 段长春,李胜华,周福俊,杜全友;大庆地区工业污水和潜水混合试验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年04期

9 姚素芬;提高齐大山选厂回水利用率的试验研究[J];有色矿冶;1996年01期

10 张丽珠,陈玉明,王勋业;硫精砂综合利用试验研究[J];云南冶金;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绪斌;;学生宿舍潜在火灾危险性的试验研究[A];2007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青勇;董广清;耿树德;武晓峰;唐杰;;淡水帷幕技术防治海(咸)水入侵试验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3 廖七云;胡仁东;;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试验研究[A];'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和刚构桥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李国平;沈殷;吴忠彩;高一峰;沈永林;;体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刘文颖;江泉;朱卫;朱晓冬;;码头技改工程试验研究与分析[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6 蒲云飞;孟忠伟;;颗粒物在DPF内沉积特性的试验研究[A];四川省第十一届汽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7 王宇驰;衣军勇;;凝灰岩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试验研究[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C];2010年

8 杨长顺;刘掌兴;;无风管风扇层风流通风的试验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北京西单地铁车站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92年

9 许云峰;欧明明;潘海东;王亚林;贾金平;;电化学杀藻的试验研究[A];第二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魏东洋;许振成;贾晓珊;;UV/O_3降解六氯苯的试验研究[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08暨第三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本报记者 张俊德;试验,为明天奠基[N];张掖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钟伟;大投入要有大产出 高投资要有高效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外墙保温防火试验及建筑应用的研究(六)[N];中国建设报;2007年

4 记者 胡治平 通讯员 易友;三峡三期截流正加紧试验研究[N];湖北日报;2000年

5 密歇根大学内科教授Kenneth Jamerson博士;VALUE试验价值何在[N];医药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亚雄;粉煤灰用做铁路填料的试验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袁峥;矿冶废渣在水污染治理中应用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俊杰;面向PCS8000控制器的结构混合试验系统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唐作垒;右美托咪定对高原患者心率的影响[D];四川医科大学;2015年

3 高敏慧;多因素养分密度效应试验及模型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年

4 武文龙;几类工业废渣大宗开发利用的基础试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刘伟波;金川炼镍渣提铁的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6 袁瀚;海水温差驱动的氨水再热—引射吸收动力循环理论与试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潘振;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试验系统的研制开发[D];南京林业大学;2004年

8 刘永臣;草方格铺设机的铺设轮设计与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9 练强;锰渣资源化利用试验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李萃青;FILTER系统运行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几类工业废渣大宗开发利用的基础试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7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3117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