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期刊 > 南大核心 >

《安徽史学》CSSCI南大核心北大核心史学理论专业期刊论文发表及征稿事宜

发布时间:2017-11-07 08:26
安徽史学
安徽史学
Historical Research in Anhui
 
核心期刊 CSSCI
 
基本信息
曾用刊名:安徽史学通讯
主办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双月
ISSN:1005-605X
CN:34-1008/K
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
语种:中文
开本:大16开
创刊时间:1957
 
出版信息
专辑名称:哲学与人文科学
专题名称:史学理论
出版文献量:3740 篇
总下载次数:826556 次
总被引次数:13613 次
 
评价信息
(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0.429
(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0.31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7—2018)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1992年(第一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
 
安徽史学杂志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杂志。它创刊于1957年1月,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三家史学专业刊物之一。原名《安徽史学通讯》,由原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创办。
 
安徽史学杂志是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学术性杂志。它创刊于1957年1月,是当时国内仅有的三家史学专业刊物之一。原名《安徽史学通讯》,由原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创办。1959年,她与该所主办的另一份史学刊物《安徽历史学报》合并,更名为《安徽史学》杂志。1960年,因经济困难,被迫停刊。1983年4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建立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该院成立后,立即筹办恢复《安徽史学》杂志,并自1984年1月开始正式对外公开发行。
 
《安徽史学》杂志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并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安徽省优秀期刊。
 
《安徽史学》杂志的重点栏目有:徽学研究、太平天国研究、李鸿章与淮系集团研究、北洋皖系集团研究、家族史研究、陈独秀研究、胡适研究、新四军研究等。这些栏目刊发的论文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相关专题时的重要参考文献。今后将继续倡导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学风,力求多刊发能对20世纪的历史予以反思、能给人们提供有益思考的论文。
《安徽史学》杂志一直保持较高的学术品位。复刊之初,就刊登了徐川一先生就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的开始时间与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先生商榷的论文,罗先生很快致函编辑部,要求在订误稿前加编者按语,“以我为的”。《光明日报》、《文汇报》相继发表专论,赞扬罗尔纲先生这种虚心求教、修正错误的精神。1999年7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纪念罗尔纲 学习罗尔纲》一文时再次提到此事。
 
《安徽史学》杂志的社会影响:由于她刊载的论文学术价值较高,被其它学术杂志转载的数量就比较大。多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已成为评价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和论文学术影响的尺度之一,越来越多的学报、社会科学期刊和科研管理部门在评价期刊和学术论文时以它转载率作为重要参数。据每年3月5日《光明日报》报道,《安徽史学》杂志自2003年以来发表的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的数量在历史、地理类的排名分别为第8位、第4位、第4位、第5位、第9位。《安徽史学》杂志刊发的论文也有不少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等报刊转载或摘载。如1996年第3期刊载的《武夷名实考》,近2万字,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999年第1期刊载的《滕王阁得名考暨滕王阁序新注》,同年6月24日新华社发了通稿,港澳多家媒体跟进,专题介绍这篇论文;2007年第5期刊载的《“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也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安徽史学》杂志载文信息量有大幅度提高。复刊之初,《安徽史学》杂志为双月刊,每期80个页码;1987年起,因为经费紧张,改为季刊,仍为80页;1995年增加页码为96个;2003年开始恢复为双月刊,将页码增至112个;2004年起,为双月刊,每期128页。这不仅缩短了论文发表的周期,也大大增加了信息量,有助于及时地反映史学界的最新成
 
论文发表范例:
 
民国初年共和派与帝制派的论争 邹小站;5-17
“十五国风”系列地图研究 成一农;18-22
苏仙故事的流变与苏仙信仰的发展 袁霞;23-26+41
洪山信仰与明清时期中原药材市场的变迁 李留文;27-34
清至民国时期葡萄牙人对澳门附近海域管辖权的觊觎与争夺 吴宏岐;刘煜琼;35-41
清代地方档案中的州县官官衔释读 吴佩林;曹婷;42-47
晚清“团练大臣”研究的省思 崔岷;48-55
阐释与启示:海外关于中国民族主义问题的研究 乔兆红;56-62
自由的维度:五四时期知识青年离婚问题透视 王栋亮;63-71
战时上海的财产犯罪:失业、通货膨胀与饥饿(1937—1942) 蒋杰;72-81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探析 罗玉明;李勇;82-90
发电救国——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地区水力发电事业述论 丁祥利;91-98
LT贸易协定成立过程中日本自民党内“亲华派”的作用与影响 鹿雪莹;刘守军;99-106
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的巡察机制 李大维;107-116+147
元末徽州将领朱文选事迹考 刘晓;117-122
徽学走向世界:翻译策略与译者主体的选择 牛津;沈昕;123-127
胡适与蒋介石(1949—1950) 宋广波;128-138
胡适论“持久战”——以胡适1937年9月的两篇演讲为中心 王建丰;139-147
难以适应的集体化——皖西北农业合作化中的“闹、退社”问题研究 满永;148-157
整体社会史如何呈现?——《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读后 王玉贵;158-161+165
晚清史上的“义理”与“事功”——《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读后 沈洁;162-165
开辟制度史研究的新境界——《中国近现代文官制度》评介与思考 李曼曼;梁仁志;166-168
 
专题研究
雅典人是如何打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伯里克利战略”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何元国;5-16
19世纪英国集体谈判制兴起原因述论 刘金源;17-25
试论唐代河东道之交通——以敦煌文书和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关、驿、店为中心的考察 任艳艳;26-32
清嘉庆以后科举与社会流动中的城乡差别——以1802—1903年进士《同年录》所载进士居地为中心的分析 王志明;33-40
论清末视学 苏全有;41-49
晚清朝鲜进京使臣的摄影体验与朝鲜影像 孙成旭;50-57+168
1860年太平军上海战役再认识 赵珍;祁磊;58-63
武昌起义前夕长江流域省份新军状况研究——以徐树铮《参观宁镇湘鄂皖陆军禀报》为中心 彭贺超;64-71+80
中央权势转移中的调适:护法战争时的阎锡山 张文俊;72-80
媒介、主义与政争:五四前后吴佩孚的崛起与权势转移 马建标;81-89
民国时期留美生中国法律问题研究的海外影响——以留美生博士论文为中心的考察 元青;陈艳;90-95
南京国民政府难侨救济工作的观察与思考 周亚东;96-105
徽学研究
清朝至民国时期徽州钱会利率及运作机制考述——基于89份徽州钱会文书的考察 王玉坤;刘道胜;106-116
同学会:近代旅外徽州青年学子的群体组织及其运作 张小坡;117-124
桐城派研究
钱澄之史学思想初探 董根明;125-130
清末民初桐城派的中国史编撰 许曾会;131-136
家族史研究
晚清江南望族的修谱动员——以《申报》为中心 康健;郭睿君;137-145
胡适研究
胡适之《说儒》研究史(1934—2014):评述与展望 尤小立;146-156
“不容异己”别有所指:“人权运动”前胡适在上海 易明;157-168


本文编号:11516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qikan/nandahexincssci/11516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9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