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听证会的异化与协商性民主的出路

发布时间:2016-10-21 17:28

  本文关键词:协商性民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经济法律论文发表 > 听证会的异化与协商性民主的出路

听证会的异化与协商性民主的出路

发布日期: 2012-10-11 发布:  

  2012年第2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2年第26期

  门票上涨要听证、水费上涨要听证、城市规划要听证……前些年,当听证会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公众面前时,让习惯了“一言堂”的公众为之耳目一新,听证会俨然成为民主的新增长点。但是,时至如今,如果有人再提听证会如何发扬了民主,多半会成为一个笑谈。因为,经过几年的历练,如今的听证会大多都开成了作秀会、涨价会或者论证官方决策如何英明的表扬会,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专门以听证为业、以听证为赚钱手段的“听证专业户”“听证帝”。
中国论文网
  听证会本来是一种很好的公众参与和协商性民主形式,一方面让公众参与各种决策之中,献言献策,让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与合理;另一方面,让公众参与到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中,拓展了民主的深度与广度,让政府的决策更加民主,更让人信服。
  然而,听证会发展到今天却遭到严重异化,沦为某些官员民主的作秀场,原因何在?莫非听证也非普世价值,不适宜引入我们这里?这事恐怕还得追溯到国外听证会的产生渊源。听证会在国外是公众参与或者协商性民主的形式之一。所谓协商性民主,是指所有受到政策影响的公民或者他们的代表都应该能够参与集体决策的一种决策和治理机制。协商性民主并非凭空而生,它是在西方社会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相当发达后,,为了弥补代议制民主对直接民意的反映不足,为了吸纳直接民意,拓展民主的广度和深度的背景下产生的。换句话说,公民不仅可以选举代表到议会参与重大政治决策,对于城市规划、社区公益等身边事务,仍然有权参与决策,这一民主模式让公民的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拓展。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协商性民主产生的土壤是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只是弥补后者的不足,不是对后者的代替,协商性民主无法离开后者,需要后者的强有力保障。据蔡定剑先生《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一书介绍,伦敦经济学院著名社会学教授Anne Powers和卡迪夫大学Huw Thomas教授都一致提出,在没有代议制民主制度的情形下,不可能有真正的公众参与。蔡定剑在英法等国考察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制度时也发现,公众参与只是代议制民主的一个补充环节。例如,在英国卡迪夫市的城市规划程序中,如果政府要对某个地区进行城市改造,必须首先向议会提交一个公众如何参与制度规划的报告。而不仅是规划本身。在这个报告中,必须详尽列出公众参与的程序与步骤,及参加公众参与的利害关系人名单。最后,政府城市改造规划完成后,议会要审查的不仅是规划本身,更重要的是审查规划是不是按照当初向议会报告的公众参与做的。
  我们今天听证会遇到的难题,恰恰是因为选举民主先天不足,在空中楼阁上建筑协商性民主使然。我们的人大代表竞争性选举不足,选民很难制约代表,代表更少制约官员,人大也很少介入听证会。这造成了如今的听证会。听证代表并没有一个公平、公开和透明的选拔程序,代表的选拔充满暗箱操作,自然而然的,代表中就会充斥着官方代表和那些只为钱而来的“听证专业户”;听证会的代表意见,对于官方的决策并没有强制效力,官方可以不吸纳听证意见,也不需要说明理由,最终决策难免偏离听证结果;最后,听证会整个程序和听证结果出现问题,对于组织和决策官员而言,并没有任何政治风险,他们并不会遭到人大代表的质询与罢免。
  听证会也好,协商性民主也罢,当这些概念与做法被引进时,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宣称,这不仅是民主形式的最新增长点,而且是最新、最前沿和最先进的民主形式。西方的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已经没落了,他们正在用协商性民主代替代议制民主、选举民主。重要的是,我们又一次站在了民主发展的前沿,因为我们早就有先进的协调性民主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所以我们无须再发展和完善代议制民主和选举民主,因为那些东西在它的发源地也被抛弃了。殊不知,这种说法是故意混淆概念,实质是反民主。这种论调的逻辑矛盾在于,论者是站在前现代的环境用后现代话语来批判现代性的不足。也就是说,在我们选举民主欠缺的时候,我们不是大力发展选举民主这种民主最基础形式。而是用选举民主存在的不足来否定选举民主这个民主制度的核心,把协商性民主这种民主的补充当作对选举民主的超越。用更通俗的话说,就是一个营养不良饥肠辘辘的饿汉在大谈营养过度的坏处,并号召大家减肥,其实他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填饱肚子。
  让我们回到听证会这件事来,要让听证会这种协商性民主真正发挥效用,恐怕功夫还得下在大力发展选举民主上。今天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完善选举民主,增加公民的民主权利。让选举民主为协商性民主保驾护航。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完善人民代表制度,增强选举的透明性、公开性,增加差额选举和发展竞争性选举,减少官员代表,让代表真正具有代表性。在此基础上。加强人大代表对于政府工作包括听证会的监督与制约,让听证会等各种协商性民主发挥应有的活力。
  责任编辑:阮莹

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文关键词:协商性民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83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1483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6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