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栖流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13 15:11
  明清时期作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顶峰时期,实行各种政策、制度的目的均为加强中央集权,当然对于当时的慈善事业而言也不例外。与此同时明清也是传统慈善事业加速发展时期,慈善组织的发展对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以及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再加上清朝实行“不抑增长”的人口政策,各地自然灾害频发,出现了大批流民和更多需要救济的人口,原有的官办养济机构的养济能力已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为弥补官办养济机构尤其是养济院的不足,栖流所就应运而生了。作为清朝独有的慈善机构的栖流所,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产生于顺治年间,乾隆年间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及普及,历经嘉道年间毁灭期后,迎来了一个重建的高潮,晚清时期官办栖流所衰落。之所以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和政府的财政状况、地方治安状况、以及乡绅的出力程度息息相关的。清初的恢复期,栖流所并未得到广泛的普及,乾隆年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需要救济人数的增加,栖流所得以扩建,到嘉道年间,国家的经济状况急剧恶化,各地栖流所也遭到到严重的破坏,之后在官民的合力下栖流所得以重建,国家的财力由于元气大伤,已无力再支撑...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课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栖流所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慈善救济的产生与发展
        一、救济思想的产生
        二、救济机构的演进
    第二节 明代慈善救济的状况
        一、明代官方救济的发展
        二、其他慈善组织的发展
第二章 清代栖流所的设立及其运营
    第一节 清代栖流所的设立
        一、清代栖流所设立的过程
        二、清代栖流所的建设情况
        三、清代栖流所的性质
    第二节 清代栖流所的运营
        一、栖流所的收养标准
        二、栖流所的养济情况
        三、栖流所的经费来源
        四、栖流所的管理
第三章 清代栖流所的衰落及作用
    第一节 栖流所的衰落
        一、栖流所后期的发展状况
        二、清末慈善组织的多元化
    第二节 栖流所的作用
        一、弥盗保民
        二、社会救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慈风善脉:明末清代江南地区的慈善传承与发展[J]. 王卫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2]清代江苏养济院的救助名额、救助标准与经费来源研究[J]. 黄鸿山.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3 (02)
[3]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J]. 胡梦飞.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4]明代吕坤的社会保障思想——明清江南地区慈善家系谱研究[J]. 王卫平.  学习与探索. 2012(07)
[5]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J]. 王卫平,黄鸿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6]清代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机制[J]. 张祖平.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7]慈善与社会控制:明代养济院略论——以福建省为中心的考察[J]. 王尊旺.  明史研究. 2010(00)
[8]清代江浙地区栖流所的运营实态及其近代发展[J]. 黄鸿山.  史学月刊. 2008(02)
[9]清代慈善机构的地域分布及其原因[J]. 刘宗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多样化取向与清代慈善事业——以湖南慈善育婴事业为例[J]. 徐明.  江海学刊. 2007(05)

硕士论文
[1]清代广东地区慈善组织普济堂研究[D]. 代莉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5
[2]清代陕甘养济院研究[D]. 付琼.西北师范大学 2015
[3]明清河北官办养济机构述论[D]. 南洋.内蒙古大学 2012
[4]清代慈善救济组织研究[D]. 张小亚.陕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7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gdslw/3677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