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4-04-21 05:16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哲学观,是教育活动的一种崭新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思想在高校德育中的应用,不仅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而且也是高校德育走向科学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本文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入手,探索了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分析了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局限性及其普遍意义。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是继承了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积极成果,它的出发点是现实社会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的以人为本思想是以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它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中的运用形成了德育以人为本,成为高校德育的指导原则,它对高校德育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传统德育中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性: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需要,忽视学生的自我需要;过分强调统一和服从,忽视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过分使用管理职能,忽视教育角色;过分重视政治性和既定标准,忽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等现象,确立了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大...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2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
    2.1 西方以人为本的思想
        2.1.1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2.1.2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局限性
        2.1.3 西方以人为本思想的普遍意义
    2.2 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
        2.2.1 “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以人为本的出发点
        2.2.2 人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理论的核心
        2.2.3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关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
        2.2.4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以人为本思想区别
    2.3 马克思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2.3.1 毛泽东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2.3.2 邓小平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2.3.3 江泽民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
        2.3.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以人为本思想
    2.4 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
        2.4.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4.2 确定了人的主体地位
        2.4.3 强调人的需要的满足
        2.4.4 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
        2.4.5 关注人的意义和价值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1 以人为本思想是当代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
    3.2 高校德育以人为本德育内涵
        3.2.1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德育最终目标
        3.2.2 确立大学生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德育的基本目标
        3.2.3 发展大学生个性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
        3.2.4 满足大学生需要是以人为本德育的根本标志
        3.2.5 体现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德育的出发点
    3.3 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的现实意义
        3.3.1 全球化背景下要求高校德育以人为本
        3.3.2 市场经济发展呼唤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
        3.3.3 网络时代进一步要求高校德育要以人为本
        3.3.4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要坚持以人为本
        3.3.5 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根本是要以人为本
    3.4 本章小结
4 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4.1 高校德育中“人的缺失”的表现
        4.1.1 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4.1.2 过分强调学生的社会需要,忽视学生的自我需要
        4.1.3 过分强调统一和服从,忽视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
        4.1.4 过分使用管理职能,忽视教育角色
        4.1.5 过分重视政治性和即定标准,忽视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4.2 造成“人的缺失”的原因
        4.2.1 功利主义德育:对人的关怀丧失
        4.2.2 社会本位论:人的个性的丧失
        4.2.3 科学主义:人的整体性丧失
        4.2.4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人的缺位
        4.2.5 传统德育中的陈旧观念:对人的发展的忽视
    4.3 以人为本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4.3.1 从物化走向人化
        4.3.2 从限制走向解放
        4.3.3 从封闭走向开放
        4.3.4 从灌输走向交流
        4.3.5 从单一走向全面
        4.3.6 从无情走向有情
    4.4 本章小结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960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960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2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