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先锋的可能性 ——“京城三剑客”90年代戏剧实验分析

发布时间:2023-01-30 10:08
  本文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运用了文艺生态学、戏剧学、西方现代/后现代戏剧理论及巴赫金的狂欢诗学,采用比较戏剧的研究方法,试图较全面、系统地研究“京城三剑客”的先锋戏剧实践,并着重论述“三剑客”先锋戏剧发展的可能性,从中梳理、总结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文章分析了“三剑客”先锋戏剧的生成语境,并对“三剑客”的出现及其先锋戏剧实践作了介绍;集中梳理论述了“三剑客”先锋戏剧实践的人文精神指向,对他们的先锋戏剧内涵进行了饶有角度的考察;探究了“三剑客”先锋戏剧形式变革的原动力;讨论了观众在“三剑客”先锋戏剧实践中所处的位置,并以观演关系为基准与标向,进一步评判了“三剑客”的先锋能否继续发展。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序言
第1章 “三剑客”先锋戏剧的生成语境
    1.1 “三剑客”现象的出现
    1.2 特殊政治经济语境的容纳
    1.3 多元文化语境的直接催生
    1.4 “三剑客”先锋戏剧实践概观
第2章 剑指何方—先锋戏剧的人文精神指向
    2.1 共性的反叛与关怀
    2.2 林兆华的主体理性思考
    2.3 牟森的“神经质展示”
    2.4 寓关怀于戏谑的孟京辉
第3章 剑从何来—先锋戏剧形式变革的原动力
    3.1 共同的解构与超越
    3.2 林兆华的“西体中用”
    3.3 牟森的“彻底西化”
    3.4 孟京辉的“中国特色先锋之路”
第4章 先锋,路在何方?
    4.1 观众,你在什么位置?
    4.2 林、牟能将先锋进行到底?
    4.3 孟京辉还能走多远?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舞台·表演——评林兆华的文化意向与表演探索[J]. 林克欢.  艺术评论. 2005(07)
[2]先锋性与世俗化共谋背后的陷阱——质疑孟京辉的戏剧理想[J]. 季玢.  理论与创作. 2005(03)
[3]戏剧作为对抗和自己有关——牟森想要的戏剧[J]. 高音.  剧本. 2004(11)
[4]先锋戏剧“热”后的“冷”思考[J]. 陈淑华.  艺术百家. 2004(03)
[5]陷阱里的先锋——评20世纪90年代中国先锋戏剧[J]. 汪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6]孟京辉与中国当代先锋戏剧[J]. 牛鸿英.  当代戏剧. 2004(03)
[7]实验戏剧:先锋的舞台与崩溃的剧场[J]. 谢建华.  中国戏剧. 2004(03)
[8]林兆华访谈录[J]. 安莹 ,林兆华.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04(01)
[9]是“先锋的品格”,还是“先锋的技巧”?——评孟京辉与高行健的“先锋戏剧”实践[J]. 王音洁.  浙江学刊. 2004(01)
[10]最后的话剧贵族?——专访导演林兆华[J]. 粲然.  新闻周刊. 2003(41)



本文编号:37329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7329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