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外人文论文 >

现代图形设计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释与解构

发布时间:2022-01-05 23:48
  当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正变的日益频繁和深入,而另一方面,不同文化间的竞争与冲突也在逐渐加剧。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谋求文化上的话语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拥有灿烂且独特人文传统的中国,同样也需要面对这一问题。因此,对于中国的现代图形设计者来说,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处理好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的关系是一个不得不面对同时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的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通过对中国现代图形设计发展现状的分析,从而引出如何把握中国现代图形设计与传统文化符号之间关系这一中心论题,并总结了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及动态,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现代图形的起源以及特性与优势的分析,表明了图形语言在全球化时代中已经获得了超越文字语言的强势地位,因此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符号在新的时代语境中的价值。第三部分,从中国人文理念与传统文化符号内在的一致性的分析以及运用符号学原理对中国云纹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进行简要的梳理,从中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是具有深厚文化涵义的整体而系统的符号体系这一论点。第四部分,分别从现代图形设计对传统... 

【文章来源】: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现代图形设计对传统文化符号的重释与解构


云雷纹

云气


少在汉代以前中国古人就已经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段时期,期云纹所呈现出的特点来看,,流动飘逸的线条似乎要挣脱的图底关系和形态内容来看汉为整个纹饰的主体出现。其简化丰富的云尾,都为后世云纹的承袭。图 3.1 云雷纹

云纹,两汉时期,云头


国云纹的流变纹图形在汉代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创立了基本的语言体系,在随后期又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和特点。从外在的形态角度来说,经历趋简化,云躯走向繁杂,而云尾呈现概括和收缩的过程,发展到明经趋向高度的程式化且越来越繁复。从内在的文化理念和审美特质纹的演变在整体上又逐渐倾向于符号化与世俗化,直至内化为中国一种象征。对此我们做如下分析:国云纹发展到唐代时,从外在形态的演化来看,由图 5 我们可以清两汉时期云纹的不同之处,云头变的丰盈而饱满但在整体造型上却躯曼妙而多变 ,带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体现着云纹的整体动势,从容急促;云尾相较两汉时期明显收拢但更注意与云头的呼应。整体看造型上主次更加分明,充满节奏的韵律,虽然较之汉代的云纹速度图 3.3 历代云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云纹视觉语言与现代视觉设计的思考[J]. 李俊纬.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4)
[2]后现代主义语境中的主体身份危机[J]. 汪玉柱,舒友亚.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01)
[3]从偶像的崇拜到崇拜的偶像[J]. 徐巍.  社会观察. 2010(02)
[4]汉代丝绸上的茱萸纹与穗云纹[J]. 展梦夏.  装饰. 2010(02)
[5]时尚杂志:产生、发展及其消费主义本质[J]. 王蕾.  中国出版. 2010(02)
[6]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趋势——论詹姆逊的全球文化思想[J]. 王君.  长沙大学学报. 2010(01)
[7]论广告符号的意义构成[J]. 赵志明.  中国国情国力. 2010(01)
[8]中国文化传播如何在文化全球化中突围[J]. 但午剑.  新闻窗. 2009(06)
[9]浅谈符号在现代识别系统设计中的应用[J]. 闫启文,杨汇慧.  美术大观. 2009(12)
[10]也论作为视觉传播符号的图像[J]. 章晓岚.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6)



本文编号:35712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jls/35712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a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