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流动青少年同伴社交网络的正向匹配效应——基于指数族随机图模型的结果

发布时间:2024-04-22 18:0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中学863名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进行分析,探究正向匹配效应在青少年同伴社交网络建构过程中的作用。采用指数族随机图模型分析发现:(1)基于流动身份的正向匹配效应会对青少年同伴社交网络的建构产生显著影响,并造成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的社交隔离;(2)因青少年身份的不同,正向匹配效应对其同伴社交网络建构的影响各异,对流动青少年之间的同伴社交网络建构无显著影响,但对本地青少年之间的同伴社交网络建构有显著影响;(3)基于流动身份的正向匹配效应会逐渐被年级和班级中的聚焦效应所调节,仅对低年级青少年的同伴社交网络建构有显著作用。建议从初一年级流动青少年入手,消除社交歧视,提高班级学生互动频率,增加本地青少年与流动青少年的互动机会,以促进流动青少年融入学校生活。

【文章页数】:13 页

【部分图文】:

图1初一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1初一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为描述整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社交网络状态,课题组分年级对其进行了分析(详见图1至图3)。值得注意的是,分年级的社交网络图可能会遗漏跨年级社交网络的存在,但鉴于这种情况较少,本研究并未对其进行分析。为了更清晰地反映各年级的社交网络状态,本研究以Fruchterman-Reingo....


图2初二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2初二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1初一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图3初三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3初三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3初三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

图2初二学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况如图1至图3所示,不同年级初中生的同伴社交网络分布状态存在显著差异。图1展现了初一学生的社交网络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学生的社交网络高度凝聚,班级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跨班级交友的现象十分普遍。此外,初一各班级中的流动青少年比例并不相同,流动青少....



本文编号:39620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9620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