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论文 >

基于“二康事件”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舞弊和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1 17:52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也是最安全的资产,但利用货币资金进行舞弊,也是目前公司为粉饰业绩进行财务舞弊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审计人员在进行货币资金审计时面临着较大的审计风险。本文选择“二康事件”,既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货币资金舞弊的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研究背景等进行介绍。其次,简要分析货币资金的特征、货币资金舞弊的动因、市场参与者的新业务以及审计人员技能与素质方面的不足带来审计风险,为进一步针对性分析康美药业和康得新案例打下基础。再次,对康美药业和康得新货币资金舞弊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了两个案例中审计人员面对的共性重大错报风险和个性重大错报风险,共性包括存贷双高、净利润与现金流不对称等,个性包括资金池业务、控股股东通过关联担保侵占利益。分析了案例公司货币资金检查风险的共性和个性,共性包括缺少必要的职业怀疑态度等,个性方面体现在瑞华合并后管理问题等。最后,根据对案例公司审计风险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提出审计风险防范措施。其中,审计人员方面,审计人员需要保持应有的独立和谨慎,并且其在进行货币资金审计时,需要重点关注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合理性、结构、净利润与现金流的配比以及金融机构的新业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3.3 研究思路
    1.4 创新点与局限性
        1.4.1 创新点
        1.4.2 局限性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货币资金
        2.1.2 审计风险
    2.2 理论基础
        2.2.1 舞弊动因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2.2.3 审计风险
第3章 货币资金舞弊及审计风险原因
    3.1 货币资金的特征
        3.1.1 货币资金流动性强、周转速度快
        3.1.2 货币资金涉及业务范围广
    3.2 货币资金舞弊的动因
        3.2.1 个别风险因素
        3.2.2 一般风险因素
    3.3 审计风险原因
        3.3.1 市场参与者不断业务创新
        3.3.2 审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
第4章 案例公司货币资金舞弊及审计风险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康美药业舞弊分析
        4.1.2 康得新舞弊分析
    4.2 案例公司货币资金重大错报风险共性分析
        4.2.1 存贷双高
        4.2.2 净利润与现金流不对称
        4.2.3 关联方通过非经营性交易侵占利益
        4.2.4 控股股东质押股权侵占上市公司利益
    4.3 案例公司货币资金重大错报风险个性分析
        4.3.1 通过伪造原始凭证虚增货币资金
        4.3.2 资金池业务
        4.3.3 控股股东通过关联担保侵占利益
    4.4 案例公司货币资金检查风险共性分析
        4.4.1 缺少必要的职业怀疑态度
        4.4.2 对审计证据没有保持警觉
        4.4.3 审计程序流于形式而未发现重大风险
        4.4.4 质量控制复核不到位
    4.5 案例公司货币资金检查风险个性分析
        4.5.1 瑞华合并后管理存在问题
        4.5.2 审计人员配合康美药业造假
第5章 上市公司货币资金舞弊的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5.1 审计人员
        5.1.1 审计人员保持应有的独立和谨慎
        5.1.2 完善货币资金审计程序
        5.1.3 重视货币资金各指标的异常情况
        5.1.4 充分关注货币资金受限
        5.1.5 关注净利润与现金流量的配比情况
        5.1.6 加强金融机构新业务的学习
    5.2 会计师事务所
        5.2.1 将货币资金作为重点复核项目
        5.2.2 增加货币资金审计的资源配比
    5.3 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等
        5.3.1 银行监管机构等协同强化监管
        5.3.2 提升舞弊监管的灵敏度并加大处罚力度
        5.3.3 规范审计市场竞争以弱化舞弊动机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414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qiyeguanlilunwen/38414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0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