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4 19:58
  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比较中分析和论述“个人知识”理论的产生、发展、主题。通过对“个人知识”理论在科学发现及技术发明中作用的考察,揭示该理论基础及其发生作用的机制。 技能和行家绝技中的不可言传性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上不可言传的,另一种则与此相对,是非逻辑上不可言传的。波兰尼把认知结构区分为可言传知识与不可言传知识,与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的中心课题转向语言学的研究一致,所以从言述的角度出发,有助于了解不可言传性如何形成的根源;波兰尼以经济关系为立足点,从科学与技术的目的追求、研究对象、美的原创性,以及从可言传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角度对两者的获取途径做了区分;其个人知识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求知热情→启发性热情→说服性热情……;波兰尼揭示出数学家的个人因素是如何在数学活动中跨越逻辑鸿沟,取得数学发现的,从而证明数学同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一项需要技能的活动;最后对“个人知识”理论作一系统的评价,揭示“个人知识”理论的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0 绪论
    0.1 “个人知识”理论的提出
    0.2 建立在“个人知识”理论基础上的默会知识
    0.3 “个人知识”理论在中国研究的现状
1 从“技能及行家绝技”来看“默会知识论”
    1.1 “不可言传性”的两种类型
    1.2 从言述的角度看“不可言传性”
    1.3 波兰尼的“不可言传性”思想评价
2 基于“个人知识”理论的科学与技术划界观
    2.1 科学与技术在目的追求、研究对象、美的原创性上的划分
    2.2 科学与技术在获取途径上的划分
    2.3 波兰尼科学技术划界观的意义
3 基于“个人知识”理论的科学发展模式
    3.1 “个人知识科学发展模式”
    3.2 “个人知识科学发展模式”的特征
    3.3 “个人知识科学发展模式”评析
4 “个人知识”理论在数学发现中的体现
    4.1 对逻辑经验主义数学观的批驳
    4.2 个人因素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4.3 “个人知识”理论对数学研究的启示
5 “个人知识”理论评价
    5.1 “个人知识”理论的现实意义
    5.2 “个人知识”理论存在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742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742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