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科学精神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21:12
  科学精神是国家繁荣富强、民族进步的精神财富。王大珩的科学精神是指王大珩在长期从事光学研究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信念价值及其行为规范的总的概括。它伴随着王大珩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而发展成熟,成为了一个独特的科学精神体系。王大珩从事光学研究数十年来,所形成的创新、奉献、协作、求实等精神,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思考。本文介绍了科学精神的研究背景,阐述了科学精神的研究目的,介绍了科学精神在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对科学精神进行了概括,总结了科学精神的特征和构成,并对科学精神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王大珩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的研究回顾,梳理出王大珩科学精神的渊源,归纳出王大珩科学精神的表征。在深入分析科学精神的基础上,阐释了王大珩科学精神的启示和意义,探讨其对于社会、人类、科学发展的启示,进而提出王大珩科学精神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破解科技难题等方面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调研和思考,为王大珩科学精神的研究做一些有益探索,使得王大珩的科学精神能有益于更多年轻人的成长,并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研究思路。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2 研究现状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科学精神相关理论概述
    2.1 科学精神的内涵
        2.1.1 科学精神的界定
        2.1.2 科学精神的特征
        2.1.3 科学精神的构成
    2.2 科学精神相关理论
        2.2.1 默顿的科学精神气质
        2.2.2 萨顿的科学人文主义转向
        2.2.3 库恩科学共同体的创新范式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渊源与表征
    3.1 王大珩简介
        3.1.1 生平事迹
        3.1.2 学术成就
    3.2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渊源
        3.2.1 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
        3.2.2 个人成长中的家国情怀
        3.2.3 对科学研究的执着追求
    3.3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表征
        3.3.1 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
        3.3.2 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
        3.3.3 团结共进的协作精神
        3.3.4 不断探索的求实精神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启示和意义
    4.1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启示
        4.1.1 创新引领社会进步
        4.1.2 奉献塑造崇高品格
        4.1.3 协作推动科学发展
    4.2 王大珩科学精神的现实意义
        4.2.1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实要求
        4.2.2 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引领
        4.2.3 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动力
        4.2.4 破解科技难题的钥匙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科学精神[J]. 刘大椿.  工会信息. 2019(10)
[2]科学精神在中国[J]. 潘建伟.  民主与科学. 2018(05)
[3]什么是科学精神[J]. 李醒民.  民主与科学. 2012(02)
[4]科学精神的起源[J]. 吴国盛.  科学与社会. 2011(01)
[5]论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J]. 张妍.  学术交流. 2011(03)
[6]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J]. 王小燕.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7]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J]. 梁启超.  出版参考. 2006(17)
[8]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 孟建伟.  中国大学教学. 2005(06)
[9]对弘扬科学精神的哲学思考[J]. 王滨.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2)
[10]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 徐志远.  广东社会科学. 2001(06)

博士论文
[1]论科学精神[D]. 秦元海.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科学精神:科学发展观之魂[D]. 吴家德.安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9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zkxlw/3599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4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