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栽培及灌溉措施对黑钙土性状及生产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6-01 04:52
  黑钙土是一种有机质含量充足,养分含量较高,但随着农业开垦自然环境侵蚀,使得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土壤盐碱化加剧,使黑钙土成为“不毛之地”。因此,合理的栽培和灌溉措施正确利用保护黑钙土这一珍稀资源已迫在眉睫。 本实验以黑龙江省肇州县二井镇的黑钙土为供事土壤。试验设置五个模式,通过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灌溉方式,分浅土层(0~1Ocm)、中土层(10-30cm)和深土层(30-50cm)。在不同时期对土壤中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氮素含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和灌溉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从而了解不同模式下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通过尝试不同的栽培灌溉模式,选取出节水、优质高产的最佳模式。同时深入研究膜下滴灌的应用方式,对农业生产实践上起到的指导促进作用,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 从物理性质上比较:(1)温度:土壤温度在土壤剖面上,从浅层土10cm、中层土30cm、深层土50cm逐渐下降,同时随着气温的降低,土壤各层温度随着生育期的推移逐渐降低。(2)土壤含水量,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土壤剖面的土壤含水量从浅层土到深层大致呈先增高...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膜下滴灌技术概述
        1.2.1 滴灌
        1.2.2 地膜覆盖
    1.3 时针式喷灌概述
    1.4 黑钙土及栽培模式国内外研究动态趋势
        1.4.1 国外的研究
        1.4.2 国内的研究
    1.5 膜下滴灌条件下对土壤的影响
        1.5.1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1.5.2 膜下滴灌条件下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1.5.3 膜下滴灌对土壤作物盐分运移的影响
        1.5.4 膜下滴灌条件下对增产机理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的自然概况
    2.2 试验内容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测定的项目及方法
        2.3.1 试验测定项目
        2.3.2 试验测定方法及主要仪器
        2.3.3 试验数据分析
    2.4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层间温度变化研究
        3.1.1 苗期土壤不同土层温度的变化
        3.1.2 拔节期不同土层平均温度变化
        3.1.3 抽穗期不同土层温度变化
        3.1.4 灌浆期不同土层温度变化
        3.1.5 成熟期不同土层温度变化
        3.1.6 不同土层生育期内变化
        3.1.7 小结
    3.2 不同土层间水分变化的研究
        3.2.1 苗期各模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3.2.2 拔节期各模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3.2.3 抽穗期各模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3.2.4 灌浆期各模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3.2.5 成熟期各模式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变化
        3.2.6 小结
    3.3 不同模式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变化的研究
        3.3.1 苗期各模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电导率的影响
        3.3.2 拔节期各模式不同土层深度电导率的影响
        3.3.3 抽穗期各模式不同土层电导率变化
        3.3.4 灌浆期各模式不同土层电导率变化
        3.3.5 成熟期各模式不同土层电导率变化
        3.3.6 小结
    3.4 不同土层土壤pH变化的研究
        3.4.1 生育期内各土层pH变化
    3.5 土壤水分调控下物理性质变化
        3.5.1 水分调控下土壤容重变化
        3.5.2 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变化
        3.5.3 小结
    3.6 对不同土层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的研究
        3.6.1 不同生育期土壤铵态氮的变化
        3.6.2 不同生育期土层土壤硝态氮的变化
        3.6.3 小结
    3.7 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3.7.1 不同栽培模式对玉米百里重的影响
        3.7.2 不同栽培灌溉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7.3 玉米经济效益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26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826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