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典型黑土区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8 05:48
  为了系统掌握典型黑土区林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采用稀释平板法和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通过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平均颜色变化率、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等指标的测定、计算与分析,分别研究了未干扰的山杨天然次生林、不同类型的水土保持林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落叶松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以期为黑土区植被恢复与黑土资源管理提供微生物学参考。研究结果如下: 1.未经开垦干扰黑土(山杨天然次生林)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和真菌数量随土壤深度增加呈减少趋势,以0~10cm土层数量最高,分别为4.10×106cfu·g-1干土、4.05×106cfu·g-1干土和5.04×104cfu·g-1干土;而放线菌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减后增的趋势,最高值出现在30-50cm土层,可达0.94×104cfu·g-1干土。培养168h时,土壤微生物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丰富度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09~1.21、0~27、0.46~3.17、0.3...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1.2.2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
    1.3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因子
    1.4 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研究地区概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2.1 未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群落垂直分布特征
        2.2.2 未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
        2.2.3 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对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2.2.4 黑土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对比研究
    2.3 研究方法
        2.3.1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2.3.2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
        2.3.3 土壤理化性质
3 未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群落垂直分布特征
    3.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3.2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与数量的变化
        3.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AWCD的变化
        3.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3.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率的变化
    3.4 本章小结
4 未干扰黑土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季节变化
    4.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4.2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及数量的变化
        4.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4.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
        4.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率的变化
    4.4 本章小结
5 黑土区水土保持林对表层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及数量的变化
        5.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
        5.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5.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
        5.3.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黑土区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
    6.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6.1.1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可培养微生物类群及数量的变化
            6.3.2 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平均颜色变化率
            6.3.3 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指数
            6.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
            6.3.5 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12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3812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4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