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7:10
【摘要】:土壤是植物生长的物质基础,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酶活性是评价土壤质量的关键指标。为了揭示人工林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12年生的马尾松、红椎、米老排人工林和6年生的桉树人工林(萌芽林)为研究对象,对4种树种人工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酶活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4种林分类型土壤容重和自然含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变大;不同林分类型0~20 cm和20~40 cm 土层容重由小到大排序为米老排人工林红椎人工林桉树人工林或马尾松人工林,但土壤自然含水量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2)4种林分类型土壤孔隙度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变小;米老排人工林具有较好的土壤孔隙状况,不同林分类型0~20 cm和20~40cm 土层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按大小排列为米老排人工林红椎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3)4种林分类型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林分类型0-20 cm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米老排人工林红椎人工林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20~40 cm 土层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4)4种林分类型不同土层pH值的均小于4.6,同时呈现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的变化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但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不同林分类型0~20 cm 土层有机质、全氮含量均以米老排人工林最高,其次是红椎人工林,最低是马尾松人工林或桉树人工林;在20~40 cm 土层也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5)4种林分类型土壤过氧化氢酶、蛋白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脲酶的活性均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不同林分类型在0~20 cm土层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活性以米老排人工林最高,其次是红椎人工林和桉树人工林,马尾松人工林最低,在20~40 cm 土层也有相似的变化规律。(6)相关分析结果表明,4种林分类型土壤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其中土壤容重与其它理化性质多数呈现负显著相关(P0.05)居多;土壤pH、有机质、全氮均与其它理化性质呈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也呈现存在较密切的相关关系,其中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与水解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水解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蛋白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和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
【图文】:

土壤容重,人工林,米老排


4.邋1.1邋土壤容重逡逑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土壤紧实度、耕作措施等因素逡逑有关,因土壤孔隙的变化随之变化。从图4-1可以看出,4种人工林的土壤容重均随逡逑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逐渐增大,其中在0?20邋cm邋土层,4种林分类型土壤容重的排列逡逑次序为米老排人工林(1.17邋g_cnr3)<红椎人工林(1.24邋g_cnr3)〈桉树人工林(1.27g’cm_3)逡逑<马尾松人工林(1.33邋g.cnr3);在20?40邋cm邋土层也为米老排人工林(1.32邋g.cm-3)邋<逡逑红椎人工林(1.37g,,cm_3)邋<桉树人工林(1.41g_cm-3)邋<马尾松人工林(1.43g_cnr3);逡逑但4种人工林40?80邋cm邋土层容重的排列次序与上述两土层存在一定差异。总的来看,逡逑仅在0?20cm邋土层,米老排林和马尾松林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他土层以逡逑及其他林分间的差异不显著;米老排人工林0?20邋cm和20?40邋cm邋土层容重比较小,逡逑其次是红椎人工林

自然含水量,土壤,米老排,人工林


素则是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土壤自然含水量是反映单位干物质在自然状况下持的水能逡逑力,受到气候、林分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树种的选择及造林期均取决于土壤自然含水逡逑量自然含水量。从图4-2可以看出,4种林分类型土壤自然含水量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逡逑而增大,且米老排人工林在各个土层中的土壤自然含水量均处于最高,其中0?20邋cm逡逑土层自然含水量最大的是米老排人工林,为26.50邋%,其次是红椎人工林,为26.13%,逡逑然后是马尾松人工林,为25.28%,最小的为桉树人工林,为24.52%;邋20?40邋cm邋土层逡逑自然含水量最大也为米老排人工林,为27.46邋%,最小的为马尾松人工林,为26.14%;逡逑40?80邋cm邋土层自然含水量最大的仍然为米老排人工林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后保;袁颖红;廖迎春;李燕燕;苏兵强;高春芬;;闽南山区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年06期

2 康冰;刘世荣;蔡道雄;卢立华;;马尾松人工林林分密度对林下植被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10期

3 李永夫;罗安程;吴良欢;魏兴华;;两个基因型水稻利用有机磷的差异及其与根系分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09年05期

4 董艳;董坤;郑毅;田芝花;鲁耀;汤利;;种植年限和种植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年03期

5 明安刚;温远光;朱宏光;王磊;;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广西林业科学;2009年01期

6 刘建国;张伟;李彦斌;孙艳艳;卞新民;;新疆绿洲棉花长期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袁颖红;樊后保;黄荣珍;苏兵强;刘文飞;;连续年龄序列桉树人工林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影响因素[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1期

8 杨远彪;吕成群;黄宝灵;孙成毅;方丽英;;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9 蒋q

本文编号:26204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204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