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自然地理论文 >

盐渍化土壤玉米水氮迁移规律及高效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7 06:46
【摘要】:我国盐渍化土壤分布广泛,水资源严重短缺,氮肥用量过大,限制了农业发展。提高水氮利用效率和改良盐渍化土壤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内蒙古河套灌区大部分耕地为盐渍化土壤,引黄水量逐年减少,大量施氮肥导致土壤大量积盐,水氮利用效率低下。由于不合理的水氮制度,造成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目前已有许多关于水氮耦合的研究,但大部分开展在非盐渍化土壤上。作物在盐分胁迫和水氮互亏的共同作用下,水氮耦合的机理发生了变化。本文针对不同盐分水平,设置了不同的水氮处理,系统研究了不同盐分下水氮对玉米的生理生态指标,农田土壤环境的影响,水氮迁移规律、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玉米水-氮-盐最终产量、Jensen、BP神经网络等3种模型,最终提出了适合当地的水氮生产模式。对提高盐渍化地区水氮利用效率、节约水肥资源,减轻环境污染,防止次生盐渍化,提高盐渍化地区玉米产量有着重要意义。试验研究取得主要结论如下: (1)盐分的增加明显抑制了玉米的生长。适当的增加灌水和施氮有助于提高玉米的株高、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降低根冠比。当灌水量超过2250m3/hm2,施肥量超过225kg/hm2玉米的各项生理指标增加不明显或略有下降。水分在盐渍化土壤对作物生长的作用更明显。 (2)盐分的增加降低了玉米的光合能力,改变了玉米的光合特性。不同盐分土壤水氮处理的玉米光合“午休”原因不同,随着盐分的增加“午休”原因由气孔因素变为非气孔因素。通径分析表明,轻度和中度盐分土壤影响光合日变化的主要因素不同。在盐渍化土壤上,水分是决定光合速率高低的关键因素。只有灌水量适宜,氮肥才能发挥作用。在轻度和中度盐渍化土壤上,中水中氮处理(灌水量2250m3/hm2、施氮量225kg/hm2)即能保持较长时间高的光合速率,午休时间短,又能使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综合评价,中水中氮处理能很好的提高玉米的光合能力。综合评价,灌水量2250m3/hm2、施氮量225kg/hm2的水氮配比更有利于盐渍化土壤光合速率的提高。 (3)随着盐分的增加,水氮利用效率显著降低,氮肥损失明显增加。灌水超过2250m3/hn2、施氮超过225kg/hm2后,玉米的水氮利用效率和氮素表观损失随之增加。轻度和中度盐分土壤,灌水量为2250m3/hm2、施氮量为225kg/hm2的中水中氮处理的水氮利用效率也高于其它水氮处理,氮素损失较少。中水中氮处理在两种盐分土壤上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11581kg/hm2和9015kg/hm2。通过模型寻优,得到轻度和中度盐分土壤种植玉米的最佳水氮配比方案相同,全生育期灌水量为1900.95~2509.07m3/hm2,总施氮量为157.79~240.7kg/hm2。优化方案的水氮用量分别比当地的每次灌水量(2925m3/hm2)节水18.2%-35%,施氮量(325kg/hm2)节肥26.0%-46.4%。为盐渍化地区种植玉米提供了节水节肥的依据。 (4)水-氮-盐Jensen模型能够满足模拟精度。并且可以显示不同生于阶段水分和盐分对产量的影响,实用性最强。适用于盐渍化地区水氮处理产量的预测。 (5)不同水氮用量对土壤水氮盐运移的影响。 两种盐分土壤,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增加氮肥含水率减低,但超过225kg/hm2时含水率增加。 随着灌水量的增大,各处理的土壤电导率峰值出现的土层加深。相同灌水条件下,同—土层施氮肥多的处理电导率较大。 轻度盐分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大于中度盐分土壤的硝态氮含量。两种盐分土壤上,灌水量为2250m3/hm2、施氮量为225kg/hm2硝态氮主要在40-60cm处积累,而且浓度适宜便于玉米根系吸收。 中度盐分土壤中铵态氮的含量高于轻度盐分土壤。铵态氮主要积累在0-20cm土层。铵态氮的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灌水对铵态氮的影响不大。 HYDRUS-1D模型经过率定和检验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生育阶段水分、盐分和氮素的运移。 综上,灌水量是影响盐渍化地区水氮盐迁移的主要因素。根据对玉米生育指标、光合作用、产量、水氮利用效率的综合分析,考虑盐分对水分和养分的影响,结合优化出的水氮用量范围,结合HYDRUS-1D模型确定的两种盐分土壤最佳的水氮模式为:轻度盐分土壤的优化的水氮用量为:灌水量2250m3/hm2、施氮量225kg/hm2。中度盐分土壤的优化的水氮用量为:灌水量2329.88m3/hm2、施氮量量207kg/hm2。 研究结果可初步揭示不同盐分土壤水氮耦合的机理,为内蒙古河套灌区提高水氮利用效率、节约水肥资源,减轻环境污染,防止次生盐渍化,提高盐渍化地区玉米产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513;S15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花;;植物抗盐机理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沈禹颖;闫顺国;余玲;;盐份浓度对碱茅草种子萌发的影响[J];草业科学;1991年03期

3 韩晓增;裴宇峰;王守宇;祖伟;刘丽君;;水氮耦合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Ⅱ.水氮耦合对大豆生理特征的影响[J];大豆科学;2006年02期

4 张锡梅,,魏其克,闵安成,李胜利;不同水肥条件对春玉米光合运转关系的影响及其产量效应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996年03期

5 翟丙年,李生秀;冬小麦产量的水肥耦合模型[J];中国工程科学;2002年09期

6 于亚军,李军,贾志宽,任广鑫,王蕾;宁南半干旱区不同施肥量下马铃薯光合特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年05期

7 郭永杰,汤莹,蔡德荣;河西绿洲灌区小麦/玉米带田水肥耦合效应与协同管理模型[J];甘肃农业科技;2002年04期

8 刘微;赵同科;王丽英;;不同水分、施氮量对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分布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年03期

9 韩希英;宋凤斌;王波;张磊;;土壤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6年05期

10 杨世丽;张凤路;贾秀领;马瑞昆;姚艳荣;;水氮耦合对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德龙;河套灌区盐分胁迫下水肥耦合效应响应机理及模拟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2 杜红霞;作物水肥利用过程及调控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陈伟;水稻水分生产函数及水氮耦合模型试验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1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zrdllw/261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f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