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轻工业论文 >

巴氏杀菌酸羊奶生产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03:59
【摘要】:巴氏杀菌酸羊奶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酸羊奶在巴氏杀菌过程中容易出现乳清析出、持水力下降等质量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实验研究了巴氏杀菌条件、稳定剂、谷氨酰胺转氨酶(转谷氨酰胺酶,Transglutaminase,TG酶)以及稳定剂与TG酶复配使用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以期解决酸羊奶巴氏杀菌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酸羊奶的品质。1.巴氏杀菌条件对酸羊奶杀菌效果的影响本研究对巴氏杀菌的温度、时间、发酵pH进行优化,研究其对酸羊奶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羊奶中微生物受杀菌温度、时间、发酵pH影响较大,70℃杀菌时,时间越长,灭菌效果越明显,温度升至80℃后所需的灭菌时间缩短;同时,发酵pH越低杀菌效果越好,37℃储藏10d后微生物数量变化不大,酸羊奶的pH保持稳定;杀菌时间对酸羊奶乳清析出影响较大,时间越长,乳清析出越严重,商业无菌检测及稳定性研究发现将发酵pH控制在4.3~4.4,经80℃/5min杀菌后酸羊奶的乳清析出较少,稳定性好。2.稳定剂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研究果胶、琼脂、结冷胶、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变性淀粉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稳定剂对酸羊奶的黏度和持水力均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在一定范围内效果最佳;对稳定剂优化的最佳配比为A3B1C3D1E1(果胶0.09%、琼脂0.03%、变性淀粉1.4%、结冷胶0.04%、酒石酸单双甘油酯0.06%),发现稳定剂优化后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对酸羊奶品质的改善作用效果明显,酸羊奶的黏度和持水力显著增加,风味物质乙醛、双乙酰含量增大,质构特性得到改善,且杀菌后无乳清析出。3.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研究TG处理对巴氏杀菌酸羊奶酸度、持水力、黏度、风味、感官品质、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酶处理对酸羊奶的产酸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TG酶处理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TG酶浓度对酸羊奶的黏度和持水能力影响显著,当TG酶浓度在4u/g范围内时,酸羊奶的持水力和黏度随TG酶浓度增大显著增加,当TG酶浓度高于4u/g后,酸羊奶的持水性有所降低,而黏度变化不明显;同时,TG酶能抑制酸羊奶中风味物质(乙醛和双乙酰)的产生,但对酸羊奶的质构特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增加了酸羊奶的粘稠度和爽滑性;感官评价表明4u/gTG酶处理后酸羊奶的品质最好。4.谷氨酰胺转氨酶与稳定剂复配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研究稳定剂与TG酶复配使用对巴氏杀菌酸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稳定剂和变性淀粉分别与不同浓度TG酶复配使用会抑制酸羊奶酸度的形成,TG酶浓度越大,抑制作用越强,且TG酶与复配稳定剂的抑制作用大于TG酶与变性淀粉的作用;TG酶与复配稳定剂、变性淀粉共同作用后酸羊奶的黏度和持水力显著增大,均高于只添加复配稳定剂或TG酶的酸羊奶,且在复配稳定剂与2u/g TG酶处理后黏度和持水力最大;复配稳定剂、变性淀粉分别与TG酶共同作用后酸羊奶中风味物质乙醛含量有所下降,双乙酰含量变化不明显;同时,TG酶与复配稳定剂、变性淀粉复配使用对酸羊奶的质构特性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增加了酸羊奶的稠厚程度和爽滑细腻度,提高了稳定性,感观分析表明复配稳定剂与2u/gTG酶处理后酸羊奶的品质优于单独使用复配稳定剂或TG酶。
【图文】:

酶催化,蛋白质


第一章文献综述逡逑TG酶最初是从豚鼠肝脏中发现的,后来人们又发现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但由于产量较小,TG酶的应用受到限制。后来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们掌握了利用微生物大量生产这种酶,从而促进了邋TG酶在食品领域的应氨酿胺转氨酶的作用机理逡逑G酶催化蛋白质发生酰基转移反应时,以谷氨酰胺残基为酰基供体,根体不同有以下几种情况逡逑(a)逦An1邋tran<>(rr邋rnction逡逑0邋0逡逑

巴氏杀菌,pH变化


逦第二章巴氏杀蔺条件对酸羊奶杀蔺效果的影响逡逑杀菌后,酸羊奶在储藏过程中乳酸菌数和菌落总数增长缓慢,延长杀菌时间后基逡逑本不增值,说明将羊奶发酵至较低pH,巴氏杀菌后酸羊奶中微生物数量较少,储逡逑藏过程中低pH还能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有利于酸羊奶在常温下储藏。熊素玉1541逡逑等认为乳酸菌在pH为6.5时生长良好,,pH降低会对细胞膜的通透性及胞内酶的逡逑活性产生影响,酸羊奶属于酸性食品(pH<4.6),随着发酵pH的降低,乳酸菌的耐逡逑热性也降低,故杀菌效果更明显:朱海军1551发现将酸牛奶PH控制在较低水平时,逡逑储藏期间酸奶中微牛.物数景基本不变;Renans等发现将发酵pH控制在4.4T ■提逡逑高酸牛奶的稳定性,说明酸奶发酵卒较低pH时经巴氏杀菌"丨达到较好的杀荫效逡逑果。逡逑2.3巴氏杀菌酸羊奶储藏后pH变化逡逑羊奶发酵至邋pH邋分别达到邋4.3、4.4、4.5、4.6,在邋70°C邋(20、30、40邋min)、75°C逡逑(5、10、20邋min)、80°C邋(1、5、10邋min)巴氏杀菌后于37°C下储藏10d,测定储逡逑藏前后酸羊奶pH变化情况。结果见图2-2。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5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李中柱;高航;;玫瑰饮用型酸奶稳定剂的优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5年19期

2 李洪亮;吴秀英;杨岚;薛建斌;武春雨;;长货架期酸奶稳定剂优化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5年09期

3 王妮妮;孙超;付永刚;张永辉;;探索不同乳化剂对含谷物调制乳饮料乳化稳定性的影响[J];饮料工业;2014年02期

4 朱海军;;酸奶发酵及贮存工艺优化[J];轻工科技;2013年10期

5 杨洋;刘奕伟;周方;李迎霞;赵宏飞;郝建新;干苏灵;贾春凤;张柏林;;TG酶与稳定剂复配改善搅拌型酸奶生产特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3年04期

6 李鑫;赵燕;李建科;;微生物谷氨酰胺转氨酶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3年01期

7 吴晨呈;许姗姗;徐寅;顾瑞霞;;转谷氨酰胺酶改善酸乳凝胶强度的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2年05期

8 丹彤;包秋华;孟和毕力格;王俊国;张和平;;发酵乳风味物质乙醛、双乙酰的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J];食品科技;2012年07期

9 程敬丽;郑敏;楼建晴;;常见的试验优化设计方法对比[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07期

10 刘宁宁;郭红敏;葛春美;马凯;;酸奶中乙醛和双乙酰含量对其风味的影响[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2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曹斌云;;中国奶山羊产业发展战略研究[A];2010中国羊业进展[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强;羊乳理化特性及其胶体稳定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0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qgylw/2620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1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