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化学工业论文 >

油茶籽粕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8 07:54
【摘要】:油茶籽粕为油茶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其中含大量的多糖类物质。开发利用油茶籽粕多糖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油茶籽粕为原料,优化了油茶籽粕多糖的提取及脱蛋白工艺,并对纯化后的多糖进行结构鉴定和抗氧化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了油茶籽粕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得出较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2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50 min。此条件下油茶籽粕粗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16.76%。(2)优化了油茶籽粕粗多糖的脱蛋白工艺。确定木瓜蛋白酶为最佳酶种类。响应面法优化酶辅助脱蛋白的较优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3.10%,酶处理温度为57.5℃,pH=6.0,此条件下蛋白质脱除率为87.17%,多糖损失率为18.13%。(3)粗多糖经过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得到了四种多糖组分:SCP-a(水洗)、SCP-b(0.2M NaCL)、SCP-s(0.4M NaCL)、SCP-c(0.8M NaCL)。SCP-s经葡聚糖凝胶G-200纯化得到两种多糖组分SCP-s1和SCP-s2。并对所得的SCP-a、SCP-b、SCP-c、SCP-s1和SCP-s2进行理化表征。紫外光谱扫描显示其几乎不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FT-IR)显示其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SCP-a、SCP-b、SCP-c、SCP-s1和SCP-s2分子量分别为8.26×10~4 Da、2.05×10~7 Da、1.44×10~7Da、2.00×10~4 Da和7.16×10~6 Da。甘露糖是其单糖组成中占比最大的一种单糖,热特性分析显示,五种多糖的热焓分别为163.2、182.4.5、149.8、186.2和112.5 J/g。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纯化多糖均呈现出半结晶态。(4)粗多糖(CCP)和3种纯化多糖(SCP-a、SCP-b、SCP-c)的抗氧化活性呈现剂量依赖性,四种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为显著。油茶籽粕多糖抗肝组织脂质过氧化能力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与铁离子螯合能力呈现出协同一致性。
【图文】:

油茶籽


图 1 1 油茶籽Fig 1.1 Camellia oleifera Abel l seed究现状saccharide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天然碳水化合物重要的作用,其和蛋白质、核酸、脂类是维持生命活体内多糖的存在方式多样,包括单独存在、与蛋白质质结合形成脂多糖。源可分为五大类:动物多糖、植物多糖、真菌多糖、性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获得高纯度的纯化多糖生物学活性的研究。罗建平[20]等通过分离纯化出高纯小鼠进行不同浓度的多糖溶液的灌胃处理,结果表明 多糖微观层面上的化学修饰,如通过硫酸化后的茯苓,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1]。(3) 多糖与其他物质复配,

脱除率,添加量,蛋白,脱蛋白


图 2.7 不同种类酶对油茶籽粕多糖蛋白脱除率的ifferent enzymes on deproteinization rate of Camellia polysaccharides出果胶酶、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蛋白酶辅助脱蛋白效率最高,蛋白质脱除率作为后续研究辅助脱蛋白的最佳酶种类。单因素结果与分析50556065果胶酶 中性蛋白酶 纤维素酶 木瓜蛋白白脱除率蛋%)(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S229;TQ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力民;刘伟;卓海燕;张红刚;李森;何琴;林丽美;李顺祥;;五倍子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的测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年24期

2 许林琴;舒梦珂;屠婕红;;HPGPC法测定天花粉免疫活性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J];海峡药学;2015年09期

3 黎英;陈雪梅;严月萍;赖丹妮;陈小红;石小琼;;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红腰豆多糖工艺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5年15期

4 蔡成岗;沙如意;毛建卫;刘士旺;平丽娟;刘霞;;以油茶籽粕为底物发酵生产蛋白酶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5年03期

5 王建枫;程晓建;;油茶籽粕饲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饲料研究;2015年10期

6 孔令姗;俞苓;胡国胜;崔树梅;王益莉;;白芨多糖的分子量测定及其吸湿保湿性评价[J];日用化学工业;2015年02期

7 蒋增良;毛建卫;黄俊;吴元锋;蔡成岗;;葡萄酵素在天然发酵过程中体外抗氧化性能的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4年10期

8 王向红;吉爽爽;生庆海;孟祥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8种枣水溶性多糖的单糖组成[J];中国食品学报;2014年09期

9 刁欢;汤强;康辉;;微生物发酵法改良油茶粕饲用品质研究进展[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2期

10 范燕华;甘纯玑;;碱溶性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福建轻纺;2013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璐瑶;赵峡;;PMP衍生在糖类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艳芳;赤芝多糖结构和构象表征及其免疫调节构效关系研究[D];江南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施君君;牡丹籽粕多糖理化特性及抗氧化、抗肿瘤功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7年

2 陈佩云;油茶饼粕提取物的抗氧活性及其初步应用[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年

3 徐冰彦;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分析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4 谢海荣;年处理10000吨油茶籽粕工厂设计[D];南昌大学;2015年

5 王瑾;水溶性油茶籽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功能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90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hxgylw/26190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0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