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南北地震带中段三层次构造模式及地震前兆监测

发布时间:2023-08-26 04:38
  在人类面临的所有自然灾害中,地震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和经济损失最为严重。我国是全球内陆地区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据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NEIC)统计,1900年以来(截止2014年1月1日)全球共发生8级以上地震87次,其中有6次发生于我国。16世纪以来,仅我国南北地震带就发生7级以上地震30余次,其中1900年之后就发生了19次。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和2013年4月20日芦山Ms7.0级地震的发生更是既唐山地震之后,又一次给国人敲响防震减灾的警钟,也将国外内对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测的研究推向高潮。 本文通过对青藏高原、龙门山、印尼爪哇岛、西太平洋岛弧及台湾地区的地震特征及震源分布规律的分析,阐述了板内地震与板缘地震的区别,认为对我国大陆地震的研究应该充分考虑板内地震的基本规律,采用与板缘地震不同的研究方法。 作者以大地电磁测深及地震层析资料圈定出的华北地区软流圈隆起位置为依据,指出了我国地震监测的重点区域。同时,以上资料显示软流圈上涌体中熔融组分相对集中,形成低密度(2.9~3.0g/cm3)的粥样物上涌,直到70-80km深度,其熔融组分可高达10-30%...

【文章页数】:12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全球及我国的地震活动
    §1.2 地震成因研究综述
        1.2.1 板块构造成因说
        1.2.2 板内成因说
        1.2.3 流体爆裂成因说
        1.2.4 天文成因说
        1.2.5 地下核反应成因说
        1.2.6 地块追尾撞击成因说
        1.2.7 其它成因观点
    §1.3 研究进展评述与选题意义
第二章 南北地震带构造背景
    §2.1 南北地震带构造特征
    §2.2 南北地震带分段特征
    §2.3 南北地震带强震灾害
第三章 板内地震三层次构造模式的建立
    §3.1 板内地震和板缘地震的差异
    §3.2 板内地震三层构造模式建立的依据
        3.2.1 地幔及软流圈隆起
        3.2.2 中地壳韧性流变层
        3.2.3 上地壳脆性断层
    §3.3 板内地震三层次构造模式的孕震发震机制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板内地震三层次构造模式的应用
    §4.1 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三层次构造模式
        4.1.1 龙门山地区的断裂构造
        4.1.2 龙门山地区的深部壳幔结构
        4.1.3 龙门山地区的孕震发震模式
    §4.2 天水地震核心区及其三层次构造模式
        4.2.1 天水地区浅部的东西向构造
        4.2.2 天水地区深部的南北向构造及地幔热隆
        4.2.3 天水地区的新生代火山岩
        4.2.4 天水地震核心区的孕震发震模式
第五章 流体活动的作用及监测方法
    §5.1 深部流体的来源
    §5.2 深部流体活动的作用
    §5.3 与流体活动有关的监测方法
        5.3.1 热红外温度异常监测
        5.3.2 大气成分监测
        5.3.3 地震云及地球排气监测
        5.3.4 地下水环境监测
        5.3.5 地电监测
第六章 地震前兆监测案例
    §6.1 绵竹地震前热红外异常
        6.1.1 热红外亮温异常的确定
        6.1.2 热红外异常运移过程
        6.1.3 热红外异常增温过程
    §6.2 芦山地震前的气体释放
        6.2.1 甲烷释放及其与活动断层的关系
        6.2.2 甲烷释放与震前增温异常
    §6.3 汶川地震前甲烷释放对地震活动的响应
        6.3.1 地震序列和地震活动性
        6.3.2 甲烷浓度数据
        6.3.3 数据处理和小波分析
        6.3.4 地源甲烷信号的提取
        6.3.5 地源甲烷对地震活动的响应
        6.3.6 地源甲烷来源及波动成因
    §6.4 都江堰地震前的地球排气
        6.4.1 地震云与云地映对
        6.4.2 断裂带排气影像
    §6.5 定西地震前的地电异常
        6.5.1 地震前兆监测仪与指纹法
        6.5.2 地电异常监测
第七章 结论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7.2 存在问题及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843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3843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d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