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黄河源区雪面近地层微气象和水热交换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4:16
【摘要】:利用中国科学院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提供的玛曲站2011年12月-2012年3月的观测资料分析了黄河源区局地雪面近地层微气象场、辐射和能量收支平衡特征,其后利用单点模式Noah_LSM,采用敏感性数值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积雪、地表植被和风速对局地微气象场、辐射、感热通量及潜热通量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玛曲站从2011年12月到2012年3月的月平均太阳净辐射值分别为345、386、412和544W/m2,三次积雪过程期间的日照强度和土壤冻融状态存在差异。白天的温度梯度值小于夜间的,其中白天7.17m以下平均为-0.3℃/m,该高度以上为-0.1℃/m。夜间7.17m以下的平均温度梯度为0.6℃/m,以上为0.2℃/m。当地表有积雪覆盖时,早上温度随高度减小的趋势比无雪覆盖时落后一小时出现,傍晚温度随高度增大的趋势提前1小时出现。有积雪的白天气温变化幅度比无雪时小,由于第二次积雪过程中风速较大,晴天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此外,晴天白天4.2-7.17m温度梯度绝对值比2.35-4.2m大,当有积雪覆盖时偏大幅度明显增大,这可能是由于观测场内外下垫面植被覆盖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平流使4.2m偏暖所致。2)三次降雪过程前后,向上、下长波辐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向下的长波辐射要小于向上长波辐射。三次降雪过程后净短波辐射较降雪前平均减小了146、11和8 W/m2,净长波辐射绝对值分别减小了66、27和17 W/m2,净辐射分别减小了81、38和5 W/m2。在整个观测期内,当地表有积雪覆盖时,感热通量明显减小,潜热通量在前两次积雪期内由于气温较低变化不明显,第三次过程潜热通量大于前两次过程,其峰值达120W/m2,但感潜热通量之和小于第二次过程,这可能是由于此次过程期间土壤开始融化,地表升温较慢,地-气温差减小,感热较小。三次降雪前、后波文比均大于1,这意味着近地层以感热通量交换为主。3)利用Noah_LSM模式对青藏高原高寒地区的数值试验表明,该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近地层有关物理量的变化特征。模式也能很好的模拟出土壤温度状况,只是模拟的浅层10cm土壤温度略低。4)不考虑降雪覆盖敏感性试验表明:当在模式中不考虑有积雪覆盖时,模拟的净辐射值略大于控制试验的,感潜热通量、气温和土壤温度也均大于控制试验的模拟结果,随着土壤层的加深,土壤温度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积雪覆盖对深层土壤温度的影响也越小;无积雪覆盖时,模拟的10cm土壤温度在白天高于有积雪覆盖时的模拟结果,夜间则相反,这说明在夜间积雪覆盖对土壤有保温作用。5)改变地表植被覆盖类型的敏感性试验表明:裸露地表下的净辐射、气温在白天普遍高于有植被覆盖下的结果,感、潜热通量值在有植被覆盖时偏高于裸地情形下的结果,而当地表有积雪覆盖时,植被覆盖下的气温比裸地覆盖的气温偏小幅度比无雪时大,这是因为植被覆盖下的地表反照率较低,吸收的能量较多,用于感潜热通量交换的能量较多,而受土壤比热小的影响,植被覆盖的地表温度小于裸地,进而使气温也偏小于裸地上的气温,当地表有积雪覆盖时,有植被覆盖的雪面相比于裸地,积雪更容易融化,积雪融化需要吸热,地表温度更低。这与观测结果显示的4.2m偏暖特征一致,这可能意味着观测场内外植被分布不均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6)观测表明,2月18日较大的风速是造成较大的潜热通量和负感热通量的一个原因。风场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将2月18日6m的风场从13m/s左右减小到2月17日3m/s左右的量级后,模拟的潜热通量将减小140W/m2左右,负感热通量将增加80W/m2左右,但在16:00-18:00依然有负值出现,而当2月18日的风速为0m/s后,没有负感热存在,这说明较大的风速是导致2月18日积雪过程中出现大的潜热通量和负感热通量的一个原因。
【图文】:

影像,玛曲县,观测场,观测站


背景下演变特征。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在青藏高原的东北边缘地带,位于甘肃、青海及四川三省的交接处。玛曲县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气候属于高寒湿润型,,气候寒冷是其主要的特征,且四季没有明显的区别(图 2.1)。因玛曲地区气候寒冷,降雪过程发生的次数比较多,地表主要以高寒草甸类和高寒草原类草地为主,在稀疏植被覆盖下大面积分布着季节性冻土。

太阳辐射,潜热通量,玛曲,气温


图 3.1 2011 年 12 月-2012 年 3 月观测期内玛曲太阳辐射(a、W/m2)、2.23m 气温(b、℃)、感潜热通量分布(c-d、W/m2)a)b)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近地层风测量系统”通过技术鉴定[J];大气科学;2000年02期

2 董晓雁;刘立辉;孟丽芬;;邢台地区近地层风特征分析及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2年07期

3 王勇;王澄海;陶健红;张飞民;李照荣;李晓霞;张铁军;;甘肃酒泉地区近地层风场特征[J];干旱气象;2012年03期

4 刘德祥;;近地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J];甘肃气象;1983年04期

5 薛桁,朱瑞兆,冯守忠,王玉彬;我国北部草原地区近地层平均风特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1992年03期

6 栾建林,张爱林,陈建东,薛锦生;南京地区飑锋近地层气流特征分析[J];气象科学;1999年02期

7 卜凡君;刘颖;;通辽近地层风速变化浅析[J];内蒙古气象;2008年02期

8 马亮;许丽人;李鲲;;铁塔近地层风场特征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0年05期

9 邱海涛;穆文奎;江滨;;呼和浩特2009年近地层风特征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0年05期

10 徐永明;覃志豪;万洪秀;;热红外遥感反演近地层气温的研究进展[J];国土资源遥感;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丽莉;秦鹏;黄浩辉;刘爱君;植石群;;复杂山地近地层大风特性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班欣;陈飞;祁欣;钱飞;曹开文;;连云港沿海风电场近地层湍流强度特征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3 陈建文;刘敏茹;;宝鸡热电厂近地层温度场、风场及大气稳定度特征分析[A];陕西省气象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徐安伦;李建;孙绩华;刘劲松;赵晓红;;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能量交换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5 黄世成;周嘉陵;;工程气象保障近地层风廓线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宋丽莉;毛慧琴;汤海燕;刘爱君;;广东沿海近地层大风特性的观测分析[A];2004全国结构风工程实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温雅婷;焦冰;缪启龙;何清;;沙漠腹地强沙尘暴过境的近地层湍流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8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沙丽清;谭正洪;;热带季节雨林近地层CO_2堆积成因的气象因子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张飞民;靳双龙;李小兰;孙超;王澄海;;近地层风速预报中WRF-3DVAR的试验研究[A];S2 短期气候预测[C];2012年

10 谭正洪;张一平;宋清海;姚玉刚;于贵瑞;孙晓敏;;热带季节雨林林内近地层湍流特征[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河北 顾炳国;花卉越冬风障效果好[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路屹雄;非均匀下垫面近地层风动力降尺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鲍婧;黄土高原半干旱区近地层陆气相互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华;黄河源区雪面近地层微气象和水热交换特征研究[D];兰州大学;2017年

2 温雅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湍流特征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王晶;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风温湿廓线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强;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部肖塘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5 李振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中近地层湍流特征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乔乔;南海近海台风近地层风场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张飞民;WRF-3DVAR对近地层风速预报改进的数值试验[D];兰州大学;2014年

8 李兰兰;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近地层通量特征与空气动力学参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9 谌志刚;近地层大气湍流参数求解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4年

10 周玺康;锡林浩特草原近地层通量计算方法比较与总体输送系数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2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42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