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黄土高原南部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5 01:57
【摘要】:本研究选取黄土高原南部沟壑区退耕还林年限为6年(FL06)、15年(FL15)、29年(FL29)、40年(FL40)和56年(FL56)的刺槐林地,退耕还草年限为6年(GL06)和15年(GL15)紫花苜蓿草地为研究对象,以临近长期耕作坡耕地(CK)作为对照。分析了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干筛、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及土壤总有机碳和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同时通过研究土壤团聚体及其内部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差异,探讨其稳定性和对有机碳的贡献率。主要结论如下:(1)退耕还林还草能显著增加0-20cm土层中2mm粒径的干筛团聚体含量;该土层中,退耕还林条件下,团聚体含量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表现为先降低,再增加,最后再降低的趋势;退耕还草时,团聚体含量随退耕年限的增加而增加。20-40cm土层2mm粒径,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退耕还林干筛团聚体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最后再增加的趋势,而退耕还草干筛团聚体含量表现出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水稳性团聚体中,在0-20cm土层,退耕还林还草后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呈现中间低两边高的趋势,2mm和0.25mm两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占主导地位。2mmm粒径中,退耕6年和15年后,还草比还林团聚体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6.87%和104.45%。0.25mm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大小表现为FL4OFL29FL56GL15FL06 GL06FL15CK。在20-40cm土层,团聚体含量均值呈现出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的变化趋势。(2)退耕还林还草后干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退耕还草后MWD值和GMD值均有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相同退耕年限,不同退耕方式下还草6年和15年MWD值比还林分别降低4.73%和0.42%。20-40cm层,退耕还林还草后MWD值和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增幅分别为31.15%-17.63%和30.66%-57.18%。水稳性团聚体中,0-20cm层各退耕还林还草的MWD和GMD值均大于20-40cm层。总体上看,0-20cmm层退耕还林还草后MWD值和GMD值与坡耕地相比均增加,20-40cm土层,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MWD和GMD值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3)各样地0-20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大于20-40cm土层,退耕还林后,两个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的延长,均呈现出先降低,再增加,之后再降低的趋势,且均在FL40值达到最大,分别为18.19g/Kg和6.12g/Kg。退耕还草后,0-20cm土层总有机碳含量均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加,20-40cm土层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各粒径土壤干筛团聚体有机碳均值在0-20cm土层表现为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加的趋势,2mm、1-2mm、0.5-1mm、0.25-0.5mm和0.25mm粒径中均在退耕还林40年有最大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20-40cm土层中,各粒径土壤干筛团聚体有机碳均值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各粒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均值在0-20cm土层表现为随粒径的减小而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体来看,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在1-2mm粒径中含量最高,0.25mm粒径中最低。2mm和1-2mm粒径中,退耕还林后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呈现出随着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先增加,之后降低的趋势,且均在FL40时值最大。干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2mm粒径下贡献率大小分别表现为FL06FL40FL56FL29GLl15GL06 CKFL56。20-40cm层中,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均值表现出随粒径的减小而减小的趋势。湿筛条件下,0-20cm土层中2mm和0.25mm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随着粒径的减小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表现出先减小再增加的趋势。20-40cm层中,0.25mm粒径有机碳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且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贡献率随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柏桥;付玉;李光录;张腾;郑腾辉;;退耕年限与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7年03期

2 罗珠珠;李玲玲;牛伊宁;蔡立群;张仁陟;谢军红;;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对苜蓿种植年限的响应[J];草业学报;2016年10期

3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陈芝芝;;不同类型茶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特征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14年03期

4 周振方;胡雅杰;马灿;薛天柱;郭映;魏国孝;;长期传统耕作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2年06期

5 赵如浪;冯佰利;蒋树怀;张小东;屈洋;蔡晓青;朱瑞祥;;黄土高原旱地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特性变化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胡阳;邓艳;蒋忠诚;马祖陆;罗为群;朱鑫;;典型岩溶山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15年01期

7 唐光木;徐万里;葛春辉;马海刚;郑金伟;李恋卿;潘根兴;;新疆水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动态变化[J];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05期

8 陈升龙;梁爱珍;张晓平;陈学文;;土壤团聚体结构与有机碳的关系、定量研究方法与展望[J];土壤与作物;2015年01期

9 谭文峰;朱志锋;刘凡;胡荣桂;单世杰;;江汉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的分布与积累特点[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6期

10 苑亚茹;韩晓增;丁雪丽;李禄军;;不同植物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结合碳分布特征[J];土壤通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中督;薛建福;张海林;王猛;汤文光;陈阜;;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团聚体有机碳分布的影响[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于爱忠;柴强;赵财;;耕作措施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分布的短期效应[A];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3 徐祥玉;张敏敏;张志毅;熊又升;袁家富;;冷浸稻田土壤团聚体及碳库处理[A];第七次全国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次全国土壤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陈晶晶;蒋先军;;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土壤团聚体中微生物生物活性的影响[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全英;;不同粒径果园土壤团聚体对铜的吸附行为研究[A];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暨“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研讨会”第二届山东省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技术研讨会摘要集[C];2017年

6 马永玉;蒋先军;张维;周明厚;;采用二维光学图像和三维断层扫描研究单一粒径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特征[A];第五次全国土壤生物和生物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彩霞;黄为一;;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A];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二届全国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研讨会》和《第十一届全国杀虫微生物学术研讨会》暨《湖北省暨武汉市微生物学会和内蒙古微生物学会2008年会》论文摘要[C];2008年

8 栗方亮;张青;王煌平;王利民;王秋营;罗涛;;定位施用菌渣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内有机碳、氮含量的影响[A];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9 卢宗凡;;关于提高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质量的几个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10 白山;;吉林省退耕还林还草效益浅析[A];中国北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管理与效益评价实践[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晓妮;黄土黄土高原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弊大于利?[N];中国气象报;2015年

2 本报记者 孙雅莉;黄土高原应实施“囤粮寓田”战略[N];中国民族报;2003年

3 记者 李久标 通讯员 王德玉 刘增光;我省退耕还林还草全国领先[N];山西日报;2001年

4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 牛f ;退耕还林还草未来的走向[N];延安日报;2019年

5 记者 刘小艳 乔建虎;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N];延安日报;2019年

6 记者 张曦文;我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N];中国财经报;2019年

7 记者 王硕;20年累计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N];人民政协报;2019年

8 记者 王雄 王婕妤;全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N];陕西日报;2019年

9 记者 张明禄;我国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08亿亩[N];中国气象报;2019年

10 暮冬;退耕还林还草,“还”来绿意盎然美丽四川[N];四川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红;东北温带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2 李景;高碳氮投入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微生物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3 郑丽红;覆膜与施肥对土壤中秸秆氮的赋存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4 金鑫鑫;地膜覆盖和施肥条件下外源碳在土壤团聚体中的赋存和转化机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5 何翠翠;麦玉轮作有机无机肥料配施的土壤团聚体及微生物群落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6 唐士明;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18年

7 刘恩科;不同施肥制度土壤团聚体微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毛艳玲;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9 徐爽;化学物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它物理性状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张倩;长期施肥下稻麦轮作体系土壤团聚体碳氮转化特征[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柏桥;黄土高原南部退耕还林还草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米会珍;生物炭对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何瑞清;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下土壤团聚体构成及其有机碳与养分分布[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4 齐思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对黑土土壤团聚体酶活性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5 苏静;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6 张萌;长期轮作与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7 刘兵;石灰岩发育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机制[D];贵州大学;2016年

8 孙娇;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化学计量特征[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9 陶金;鄱阳湖湿地围垦后土壤团聚体结构、有机碳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殷涛;保护性耕作农田土壤团聚体固碳机制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2614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14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