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施氮对桉树纯林及桉树×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05-23 19:42
  桉树作为世界三大速生树种之一,在桉树人工林的经营中,施肥、混交能否显著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碳储量,我们仍对其认识有限。本文以2012年营建的桉树纯林(EP)、桉树X红锥混交林(EP×CH)为研究对象,每种林分均设置对照(CK)、施氮(N)两种处理,并于2014年1月和2016年1月对试验林分的生物量和碳储量进行测定,探讨施氮和混交对桉树纯林及桉树X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比较桉树纯林与桉树X红锥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差异,为大面积人工纯林的培育改造及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与对照(CK)林分比较,施氮处理显著增加桉树纯林植被层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施氮处理桉树纯林乔木层生物量在2014年、2016年分别是对照的1.22倍和1.17倍。2014年施氮处理桉树纯林乔木生产力(15.91±0.08 t/hm2·a)比对照(13.01 ±0.82t/hm2.a)提高22.29%,2016年施氮处理桉树纯林乔木乔木生产力(17.14±0.19t/hm2·a)比对照(14.70±0.82t/hm2.a)提高 16.60%。(2)与对照(CK)林分比较,施氮处理显...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桉树人工林研究概况
        1.1.1 国外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1.1.2 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概况
    1.2 森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综述
        1.2.1 森林生物量研究概况
        1.2.2 森林碳储量的研究综述
    1.3 施氮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
        2.1.4 土壤
        2.1.5 植被
    2.2 试验样地设置
    2.3 样方调查与样品采集
        2.3.1 样地设计
        2.3.2 林木生物量调查与样品采集
    2.4 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计算
        2.4.1 单株样木生物量
        2.4.2 乔木层生物置与生产力计算
        2.4.3 灌木层、草本层和枯落物层的生物量
        2.4.4 土壤样品的采集
        2.4.5 环境因子
    2.5 含碳率的测定与碳储量的计算
        2.5.1 植物样品含碳率的测定
        2.5.2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含碳率测定
        2.5.3 碳储量的计算
    2.6 数据统计分析
第三章 施N对桉树纯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
    3.1 生物量与生产力
        3.1.1 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3.1.2 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3.1.3 林下植被层的生产力
    3.2 碳储量
        3.2.1 乔木层各器官的含碳率和碳储量
        3.2.2 林下植被碳储量
        3.2.3 土壤含碳量和碳储量
        3.2.4 生态系统碳储量
第四章 施N对桉树×红锥混交林生物量与碳储量的影响
    4.1 乔木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4.1.1 桉树生物量与生产力
        4.1.2 红锥生物量与生产力
    4.2 林下植被及枯落物层生物量与生产力
        4.2.1 林下植被及枯落物层的生物量
        4.2.2 林下植被及枯落物层的生产力
    4.3 碳储量
        4.3.1 乔木层各器官的含碳率和碳储量
        4.3.2 林下植被碳储量
        4.3.3 土壤含碳量和碳储量
        4.3.4 生态系统碳储量
第五章 不同林分类型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比较
    5.1 不同林分类型生物量的比较
    5.2 不同林分类型碳储量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施氮对桉树纯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
        6.1.2 施氮对桉树纯林碳储量的影响
        6.1.3 施氮对桉树×红锥混交林生物量与生产力的影响
        6.1.4 施氮对桉树×红锥混交林碳储量的影响
        6.1.5 两种林分类型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比较
    6.2 讨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本文编号:3822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822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