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毒性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

发布时间:2020-12-03 01:33
  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方面,天敌昆虫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在天敌昆虫的种类中,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作为一种卵寄生蜂,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害虫天敌。近十几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一直在我国杀虫剂市场占有重要位置,而新烟碱类杀虫剂与天敌昆虫的环境相容性一直备受争议,并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通过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呋虫胺、烯啶虫胺)对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和拟澳洲赤眼蜂(T.confusum)的急性毒性效应和亚致死毒性效应的研究,来阐述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的安全风险性,为保护天敌昆虫,指导田间科学合理用药,协调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关系,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及风险性。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七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赤眼蜂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对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具有最高毒性的新烟碱杀虫剂为烯啶虫胺,LC50值分别为0.060和0.066 mg a.i./L,而对拟澳洲赤眼蜂急性毒性...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三种赤眼蜂毒性效应研究及风险评估


吡虫啉(Imidacloprid)

啶虫脒,烟碱类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农药使用外,还开始了农药对传粉昆虫影响的再评价工作。2017 年 6 月,农业《NY/T 3092-2017 化学农药蜜蜂影响半田间试验准则》,建立了系统的农药评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独特机制,就目前而言,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可能存在能够完全替代的相关产品。因此近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一直是中国地区农药登记的热点产品(瑞欧科技,2018)。1.5 新烟碱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按照化学结构,主要分为氯代烟碱类、硫代烟碱类和呋喃氯代烟碱类包括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硫代烟碱类包括噻虫嗪、噻虫胺、呋喃烟碱类包括呋虫胺。1.5.1 氯代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

烯啶虫胺,烟碱类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农药使用外,还开始了农药对传粉昆虫影响的再评价工作。2017 年 6 月,农业《NY/T 3092-2017 化学农药蜜蜂影响半田间试验准则》,建立了系统的农药评由于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独特机制,就目前而言,甚至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间段可能存在能够完全替代的相关产品。因此近年来,新烟碱类杀虫剂一直是中国地区农药登记的热点产品(瑞欧科技,2018)。1.5 新烟碱杀虫剂新烟碱类杀虫剂按照化学结构,主要分为氯代烟碱类、硫代烟碱类和呋喃氯代烟碱类包括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硫代烟碱类包括噻虫嗪、噻虫胺、呋喃烟碱类包括呋虫胺。1.5.1 氯代烟碱类---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七种杀虫剂对松毛虫赤眼蜂的田间残留毒性[J]. 冯宏祖,刘军,王兰,李志刚,许建军.  应用昆虫学报. 2017 (01)
[2]三类生物源农药及其混配制剂对赤眼蜂的毒性及安全性评价[J]. 徐华强,薛明,赵海朋,马晓丹,刘艳艳.  世界农药. 2013(06)
[3]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市场、剂型和应用[J]. 林雨佳,华乃震.  农药市场信息. 2013(08)
[4]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拟澳洲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估[J]. 王德森,何余容,郭祥令,罗永丽,谢梅琼.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03)
[5]新烟碱类和大环内酯类杀虫剂对四种赤眼蜂成蜂急性毒性和安全性评价[J]. 王彦华,俞瑞鲜,赵学平,安雪花,陈丽萍,吴长兴,王强.  昆虫学报. 2012(01)
[6]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比较研究[J]. 周莉.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4)
[7]不同农药对欧洲玉米螟赤眼蜂的影响[J]. 俞瑞鲜,俞卫华,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苍涛,赵学平.  农药. 2009(08)
[8]五种杀虫剂对卵寄生性天敌广赤眼蜂室内安全性评价[J]. 朱九生,连梅力,王静,秦曙.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04)
[9]赤眼蜂在田间环境下的存活时间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 董杰,许长新,吴晓云,张青文,金晓华,丁建云,刘素凤,王永祥.  昆虫学报. 2006(06)
[10]国外温室害虫生物防治[J]. 何玉山,翁启勇,杨秀娟.  世界农业. 1997(05)

博士论文
[1]果棉间作对蚜虫—寄生蜂食物网结构的调控作用[D]. 李金花.石河子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噻虫嗪及其复配制剂对中华蜜蜂毒性影响的研究[D]. 袁忠华.海南大学 2018
[2]松毛虫赤眼蜂和玉米螟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D]. 田春雨.吉林农业大学 2018
[3]温度对赤眼蜂体内Wolbachia滴度的影响及赤眼蜂雌雄间体的研究[D]. 宁素芳.沈阳农业大学 2017
[4]玉米田3种农药和共生菌毒素对3种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D]. 李昕桐.沈阳农业大学 2017
[5]高温对玉米螟赤眼蜂生存和繁殖的影响[D]. 徐天杨.沈阳农业大学 2017
[6]新烟碱类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安全性评价[D]. 贺双.石河子大学 2017
[7]噻虫嗪、噻虫胺对玉米螟赤眼蜂亚致死效应的研究[D]. 李光耀.广西大学 2017
[8]低剂量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及其卵期寄生性天敌的影响[D]. 王彩云.浙江师范大学 2017
[9]四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赤眼蜂和斑马鱼的影响[D]. 贾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10]黏虫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对柞蚕卵的共寄生及协同繁育研究[D]. 杨旭.吉林农业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895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95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