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论文 >

论述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

发布时间:2014-07-24 12:00

  灿烂的文化内涵

  我国钢琴作品是与民族风格、文化地理、风土人情以及作者的个性、创作习惯等紧密相连的。演奏者要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以细致、准确将其以自我情感宣泄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传神”、“琴人合一”的境界状态。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心性的提高。要把握民族风格的美,加强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涵养与修炼。我国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精品浩如烟海。《诗经》、唐诗、宋词,种类繁多、品质高雅的古典文学等等。应不断地学习、钻研、极取养分,并积极体验生活,寻找有关资料或阅读有关的文字描述、记载等以便获得直接与间接的感受和认识。有了切身体验和感触,民族风格就不会是抽象的,就会转化为内心的东西,消化升华成民族乐感。

  文化内涵是演奏者形成“演奏个性”的前提条件之一。

  如果仅仅是对乐曲的“忠实再现”,只会是“千人一面”,很快就会被淘汰。只有加上个人合理的阐释和个性表现,忘掉过去,努力探索,勇于创新,笔耕文化推荐期刊,对作品做细致分辨,才能助使昕众品味出其间的乐趣与真谛。每天少休息一小时,把时间用来研究音乐历史和艺术特征,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深入理解作品,有利于帮助和提高对作品的再创作。文化内涵对艺术表现及其风格的把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民族演奏风格形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应该认识到它的价值并且必须加以重视。

  丰富的民族审美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惯对其审美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思维习惯决定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其追求的目标是通过有形有限的艺术音乐达到无形无限的自然音乐的浑然一体的境界。我国民族风格的钢琴作品在演奏中注重整体性、含蓄美,含而不露,耐人寻味,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遗。

  我国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创作源于中国的音乐传统,艺术表现也要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演奏我国民族情感丰富的作品除掌握西方钢琴演奏技法外,必须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民族音乐题材的精神实质,体验作品的丰富内涵。以“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形附于神”为演奏美学原则,熟练掌握和运用特殊技法,使钢琴这一西方乐器更好地表现我国民族文化的神韵。要不断地探索学习,把我国民族文化作为创作的源泉,逐渐形成并完善具有我国鲜明民族特色的钢琴音乐风格,向世界展示我国钢琴音乐的独特风采和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无穷魅力。具体演奏时要注重气的贯通和流转,强调在气韵生动基础上的整体感。要把对作品的分析尽量传递给听众,把经过分析的局部结合成有机的整体,充分体现了对古老民族文化精神的追求。如古琴音乐历来被看作最适宜表达我国人的文化品貌和审美观念,它古朴静雅、幽远深邃、空灵孤高。根据古典乐曲改编的《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等便传达了这样的古风遗韵。这些作品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的因素,体现在音色上追求轻、静、远,即多用指肚部位水平抚抹琴键,意在若有若无之间,用和的审美尺度,探寻意境的唤起,追求高尚的入格。

  总之,我国钢琴作品艺术的文化血缘与传统民族音乐是一脉相承的,是从传统民族艺术的高度明确性脱胎出来的。无论是在萌芽期赵元任的《和平进行曲>.还是在蹒跚起步中老志诚的《牧童之乐>.以及贺绿汀的《牧童短笛》等,直至如今成熟而不断发展的赵晓生的《太极》等,钢琴表演艺术的意境与音乐内涵的演绎都与文化传统息息相关。作曲家借鉴吸收西方作曲技法与我国音调相结合,运用民族音调和色影调性,和声织体,追求新音色和民族神韵,体现了民族化特征音响效果。在创作观念上,技法上,民族审美,文化内涵都体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本土与外来的交汇、具象与抽象的结合、自由与序列的渗透,使风格与形式多姿多彩的特点,为我国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多元化注入新鲜血液,拉开了独创的先河。我国的钢琴作品民族风格就此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本文由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编号:54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minzufengsulunwen/54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8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