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天文学论文 >

恒星形成区的多个HC 3 N线的观测

发布时间:2024-02-29 20:47
  分子气体对于恒星的演化和形成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巨分子云中,星际气体循环进入新一代恒星的形成,而这些大量的年轻恒星将为银河总光度提供主要的部分。此外,致密的星际介质,由于具有高度的耗散性,所以在确定星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星系中气体分子的研究包括了对附近星系的详细分析以及所选星系样本全局特性的比较,这两种是互补的,两者都能提高我们对恒星形成过程以及分子云演化过程的学习和了解。再者,具有高偶极距的分子对恒星形成区进行系统化的研究提供了有关新生恒星致密核心区物理性质的重要信息,并有助于揭示当下正在研究样品的普遍性质。近些年,科学家使用HCO+、NH3、HCN和CS等分子线示踪众多的银河系内发射源的样本,通过这些观测结果,已经得出许多有关恒星形成区核心的重要物理信息,例如温度、质量、平均密度以及速度分布等。然而,众所周知,多分子线激发分析得到的平均密度与真实密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甚至在大质量恒星形成区域要高出1-2个数量级。这也同样表明,许多恒星的发射区具有不均匀的结构。为了进一步研究核心区域的物理性质,需要对各种致密分子探针进行多线观测和分析。为此,我们选择了 HC3N...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观测
    2.1 CSO 10.4m探测HC3N的J=24-23跃迁线
    2.2 ARO 12M探测J-17-16,J=11-10和J=8-7的跃迁线
    2.3 数据处理和观测结果
        2.3.1 数据处理
        2.3.2 观测结果
第三章 银河系内的分子谱线研究
    3.1 W28A2的谱线研究
    3.2 G29.96-0.02与G34.26+0.15的比较分析
    3.3 HC3N的谱线分析
        3.3.1 ARO 12m望远镜的结果
        3.3.2 CSO 10.4m望远镜的结果
        3.3.3 源W44的HC3N分子谱线
第四章 银河系内的分子谱线的比值
    4.1 线强度比
    4.2 线宽比
    4.3 讨论
        4.3.1 W44未测到J=24-23的研究
        4.3.2 W51M的线宽特殊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9149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tianwen/39149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8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