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水利工程论文 >

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doc

发布时间:2016-08-08 21:03

  本文关键词: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ohghkyj834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运用也得到了同步的发展,本文就对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技术运用进行分析、探索,希望能为各位学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利水电中图分类号: TV331 文献标识码: A引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目前在民间投资意愿下降,优质外资难引,政府投资受限的情况下,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为我们提供了一大批优质项目。浙江正在实施“五水共治“战略,以“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为主要抓手,围绕“防洪水”和“保供水”为治理目标,依据流域规划,实施“防洪供水 633”工程。全国和浙江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入了一个新台阶。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推进技术变革实现行业发展,在各行各业中都得到了应用和推广,尤其在水利工程行业中,通过对施工中施工材料、技术以及施工方法的探索,带动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创新。只有生产方式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社会经济才能够健康发展,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够得到和谐相融。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的福址,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环境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强库、固堤、开源、引调、扩排、提升。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对水工材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一)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浇筑原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用深的基础浇筑,可以避免施工中对相邻已完成的浅基础工程的干扰和破坏,减少施工时的工程量。水利工程建设浇筑以自重大为先,自重小为后。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减少在浇筑中自重大的部分牵动相邻自重轻的建筑物基础,又能及早沉实基础物。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先行浇筑高度较大而需要多次浇筑的部位或有上层建筑的部位,防止干扰高度较小的建筑物的施工。再次,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在确定工程施工程序后,应浇筑先以主要部分为先,次要和零星的建筑浇筑为次,在能确保重要部分前提下也可以穿插式浇筑。(二)加强原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水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配石子粒径含量的变化,将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影响搅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采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物质。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其它有效措施。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水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三)加强浇筑、振捣质量控制浇筑之前,应该对钢筋和模版进行检查,以保证其具备混凝土的浇筑条件,如果采用的是分层分块浇筑方法的话,应该结合钢筋的密集程度和结构的特点来决定每一层的高度。在分层高度的控制上,一般为插入式振捣器作用长度的 1.25 倍,如果振捣采用的是平板振捣器,则应该控制分层的厚度,浇筑的过程应该尽量连续,如果必须出现间隔,要尽量的缩短间隔的时间,保证在前层的混凝土初凝前可以恢复施工。较大的梁体可以进行单独的浇筑,对连续浇筑无法实现的部位,应该在剪力较小的地方预留好施工缝。浇筑后应该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的作用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过程应该快插慢拔,均匀的选择插点的位置,以防出现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在一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 20-25S,以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泛浆或者水平为宜。如果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则应该保证对已经振实部分的边缘进行振捣覆盖。(四)加强对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达到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度、湿度变化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密切关联的,混凝土的要有保温和保湿措施。应该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暴露在外界空气中的时间,及时对混凝土的暴露面进行保湿覆盖,防止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二、水利水电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一)大体积混凝土中的水泥质量的控制由于水泥是大体积混凝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泥在混凝土进行硬化的阶段会释放大量的热量,这样就很容易发生裂缝的现象。因此对于混凝乳中水泥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选取水泥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水泥和严格控制好水泥用量,优先采用 525R、425R 普通等高标号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选用低热水泥,减少水化热,并尽量选用后期强度大的水泥。这样才能够使得水泥在混凝土硬化的初级阶段放出的热量尽可能地小,能够更好的控制水泥水化发热的影响。(二)大体积混凝土中的骨料质量的控制所谓骨料,就是指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或者填充作用的颗粒状的材料。对于骨料的选取也应该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为了能够有效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的出现,则应该尽量的选取颗粒比较大并且强度相对比较大的高级骨料。选用 10~40mm 的连续级配碎石(其中 l0-30mm 的级配含量控制在 65%左右) ,细度模数为 2.8-3.0 的中砂,砂率控制在40%~45%,砂、石的含泥量控制在 1%以内,不得混合有机质等杂物,杜绝使用海砂。这样可以使得混凝土中的空隙变得非常小,有效的减少了水泥的使用数量,有效的降低了水化热,还能有效的降低了混凝土干缩的程度,可以有效的防止了大体积混凝土发生裂缝的现象。(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1)拌和混凝土时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注温度,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2)设置降温管,布设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按设测温孔,控制阀门和加压泵,控制管内水流和速度,达到降温的目的。(3)夏天浇注混凝土时减少浇注厚度,利用浇注层面散热,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时间。(4)养护时,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覆盖草帘,侧面采取保温保湿措施。结束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代水利水电施工中所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技术,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发展的技术保障。事实上,建筑项目混凝土施工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施工技术、养护管理等多项施工技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只有认真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但是在混凝土施工中还是存在着容易发生的问题,例如裂缝、冻胀、冲磨空蚀、碳化以及侵蚀等,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内部管理和混凝土施工水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8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uiwenshuili/88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