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软件论文 >

基于软件工程的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专家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9 07:18

  本文关键词:基于软件工程的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专家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

基于软件工程的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专家系统的研究

张康华  

【摘要】:本文将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融入到焊接专家系统的开发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针对高速列车铝合金车体焊接的特点,开发了一套集成焊接工艺设计、焊接工艺免评判断、焊工管理及资质匹配、焊材消耗定额计算等功能的焊接专家系统。 首先,在系统开发中融入了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开发周期模型,划分开发阶段,,确定了个阶段的工作任务;使用了当前主流的软件开发技术和平台进行开发,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其次,在知识库建立过程中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知识表示方法,将系统中的事实类知识和规则类知识抽象成对象,更加符合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同时,面向对象的封装、继承等特性也使知识库的维护和扩展更为方便。 进一步以GBT25343.3-2010为依据,设计实现了焊接工艺设计系统,该系统能够进行接头设计、焊接工艺规范参数设计并生成“预焊接工艺指导书”;再根据EN15614-2标准进行焊接工艺免评判断,并出具判断结果,进而依据判断结果指导用户安排下一步工作。 然后,以EN ISO9606-2标准为依据,设计了焊工自然信息、技能信息管理系统;并以该标准中焊工资质匹配规则为依据,针对资质匹配过程中涉及到的如母材类别、接头形式等要素的对应规则,设计实现了焊工自动选择功能。此外,系统还能够对焊工资质的有效期信息进行实时的反应和预警。 最后,设计并开发了焊材消耗定额计算系统,该系统根据变参数坡口模型和迭代计算法实现了复杂焊接过程焊材消耗定额计算功能和部件焊材消耗定额快速估算两项功能,其计算结果能为企业在准备生产原料、评估生产成本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G44;TP18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良;骆德阳;王一戎;;我国高速列车焊接技术及其新发展[J];电焊机;2008年08期

2 张初冬,李小刚,何小忠,汪志山;新型的弧焊工艺专家系统——DriAwpes1.0[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3 梅宏,王立福,杨芙清;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研究现状[J];电子学报;1995年10期

4 魏艳红,刘爱国,李成山,曹国英,庞中瑞,刘古文;基于Client/Server模式的焊接工艺文件管理数据库系统[J];焊接;2000年06期

5 徐培全;徐国祥;甘孝俭;黄金湘;姚华;;汽车用钢板电阻焊焊接专家系统开发[J];焊接;2008年01期

6 沈春龙;钱晓军;黄有仁;王克鸿;;基于变参数坡口模型分层焊材消耗计算[J];焊接学报;2009年03期

7 宋坤;周智海;史静涛;;软件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海洋技术;2012年01期

8 陈潇;黄新民;;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及展望[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年10期

9 薛季爱;罗凡;丁微嘉;魏艳红;;基于ASMEⅨ的焊接工艺评定系统[J];机械制造;2010年02期

10 郭彦武 ,朱志明 ,谢剑 ,陈清阳 ,李建武 ,黄敏坚;焊接零部件工艺规划CAPP系统[J];焊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玉平,汪苏,李晓辉;焊接工艺管理中的专家系统[J];电焊机;2004年11期

2 徐俊生;吴志生;刘翠荣;胡宝成;;高速列车组焊柔性化自动焊接夹具系统设计研究[J];电焊机;2011年01期

3 吴叶军;魏艳红;吴忆峰;;焊接材料定额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电焊机;2012年02期

4 丘斌;张克新;全裕民;;多工位图表法优化机车牵引梁组焊质量[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12年03期

5 孟庆南;;我国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2年11期

6 王陆钊;唐衡郴;王广英;何小勃;侯振国;;轨道车辆用铝合金近距离焊缝焊接及数值模拟[J];电焊机;2012年08期

7 吕学勤;刘刚;吴毅雄;;焊接智能控制及其发展趋势[J];焊接;2007年05期

8 陈冰泉,赵义奎;焊接数据库的研究与发展[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刘雪松;李书齐;王苹;孟立春;吕任远;;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断裂分析[J];焊接学报;2009年10期

10 郭正华;诸海英;郭吉萍;方平;;基于C/S模式的电阻点焊CAPP系统开发[J];焊接技术;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尚磊;林庆琳;张峰;;A6N01铝合金MIG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A];第十六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张兰;苗则层;李力;;数字化焊接设备生产现场集中控制管理系统[A];全国焊接工程创优活动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3 顾晓波;钱超;;船舶焊接物量信息研究[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4年会暨能源计量与绿色冶金论坛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建清;行波管三维非线性理论及其网络并行计算[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鹏;高速列车气动弹性系统非线性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涛;基于断裂参量K因子的焊接接头等承载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艳;高速铁路对沿线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边德明;基于C#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平台的设计和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姗姗;基于WPF的人才引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4 孔祥玉;铝、镁合金双脉冲MIG焊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陈晓燕;IGBT逆变弧焊电源焊接参数计算机辅助给定系统的开发[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石磊;移动焦点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王小华;WPF技术的设计方法研究及其在购物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曾宪渊;2888t·m铁路起重机吊臂金属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韩用乡;提速线路养护模式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王韬;分布式牵引变电所容性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元良,周有龙,胡久富,屈金;解决运载工具铝合金焊接难题的新途径——搅拌摩擦焊[J];电焊机;2004年01期

2 李莲胜;赵立三;;焊接材料数据管理系统[J];焊接;1993年05期

3 魏艳红,高增福,杨松;焊接工艺规程数据库系统[J];焊接;1998年03期

4 魏艳红,卢静,吴雪芬,郭紫薇;焊接工艺文件管理与编制[J];焊接;1999年10期

5 吴景林;世界各国高速铁路近况[J];哈尔滨铁道科技;2001年03期

6 朱援祥,张小飞,孙秦明,李晓梅;基于知识库的焊接裂纹诊断专家系统[J];焊接学报;2001年03期

7 朱志明,张崇轲,陈丙森;焊接结构件装焊CAPP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焊接学报;2001年04期

8 钱晓军;沈春龙;王克鸿;;面向WCAPP的工艺数据处理技术[J];焊接学报;2007年04期

9 张建勋;焊接工程计算机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焊接技术;2001年S1期

10 张晓昱,张富巨,夏保成;锅炉及压力容器焊接工艺及管理专家系统[J];焊接技术;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华;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J];机械工程材料;2001年10期

2 包志宇;发生在高速列车上的一次火灾[J];北方消防;2003年05期

3 邱桂杰;杨洪忠;高国强;陈淳;薛忠民;;高速列车用复合材料国内外现状与趋势[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5年06期

4 罗晰旻;罗益锋;;国外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的应用[J];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11年05期

5 邬志华;曾竟成;刘钧;;高速列车及其用复合材料的发展[J];材料导报;2011年21期

6 ;我国建成时速达500公里高速列车[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2年01期

7 蒋红晖;王丽君;苟国庆;陈辉;;高速列车关键耐磨零部件中的先进表面工程技术[J];电焊机;2012年05期

8 于梦阁;张继业;张卫华;;桥梁上高速列车的强横风运行安全性[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8期

9 ;有奖阅读[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3年08期

10 冯小慧 ,许国英 ,郑小玫;金属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J];金属世界;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浩;邢立伟;吕任远;方洪渊;;高速列车制造焊接技术应用展望[A];第十五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金学松;郭俊;肖新标;温泽峰;周仲荣;;高速列车安全运行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9年

3 杨弘;王成强;郭伟强;许鹏;;高速列车声学设计方法研究[A];运输噪声的预测与控制——2009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徐趁肖;朱衡君;齐红元;杨松;;基于三角插值共形映射理论的高速列车头型建模解析[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许平;田红旗;;高速列车流线型头部外形设计软件研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楚振宇;;高速列车负荷分析和供电系统的算法研究[A];中国铁道学会电气化委员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闫颖;方卫宁;;高速列车头部外形设计的探析[A];2006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首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马大炜;王成国;;高速列车纵向舒适性的仿真研究[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8年

9 张丽荣;康洪军;王志海;于晓勇;;高速列车火灾特点及其研究现状[A];2012年中国阻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杨国伟;姚拴宝;郭迪龙;孙振旭;姚远;;高速列车优化设计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芦龙军;[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李艳;[N];科技日报;2008年

3 记者 李将辉;[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杨文利;[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蜀梅;[N];南方日报;2008年

6 首席记者 栗明;[N];鞍山日报 ;2009年

7 记者 朱波;[N];长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林刚 本报通讯员 窦新;[N];青岛日报;2009年

9 驻湖北记者 程芙蓉;[N];中国旅游报;2009年

10 叶祝颐;[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灵芝;以可靠性为中心的高速列车设备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田;高速列车流固耦合计算方法及动力学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赵怀瑞;高速列车外形多学科设计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4 朱涛;高速列车载荷反演技术及其运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5 郭北苑;高速列车驾驶界面人因适配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刘宏友;高速列车中的关键动力学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李鹏;高速列车气动弹性系统非线性复杂响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斌杰;高速列车结构热点应力疲劳评定方法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陈哲明;高速列车驱动制动动力学及其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高国强;高速列车运行状态暂态过电压机理与抑制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其雨;高速列车车体耐碰撞结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牧;高速列车中国风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3 凌亮;考虑多节车的高速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4 孙法雄;高速列车主动悬挂多速率控制方法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2年

5 丁浩;高速列车空调系统与车内流场质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6 颜争;高速列车子空间模型辨识与预测控制方法[D];华东交通大学;2013年

7 韩坤;高速列车高频振动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曹玲玲;高速列车车体设计规范的分析与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9 刘峰;基于模块化的高速列车卫生间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10 宋瑾;高速列车车轴的疲劳可靠性灵敏度分析[D];东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软件工程的高速列车铝合金焊接专家系统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7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ruanjiangongchenglunwen/97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9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