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农业技术论文 >

农业技术创新垄断问题_中国农业技术的变迁_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农业经济问题发表版本)

发布时间:2016-08-09 14:03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

□刘春香 闫国庆

内容提要: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关键词:农业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及作用

农业技术创新是指不断进行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不断促进动植物品种改良的全过程;是应用先进物质设备和实现农业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过程;是通过市场把农业新构想、新技术和旧的生产要素转变成新的农产品并实现长期增值,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目前我国农业正由生产主导型的传统农业向技术主导型的现代农业转变,以往单纯依靠加大生产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因此,加快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是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指出,加强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必须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取得新的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指出,要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要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品种等。

目前,发达国家在播种、收获到加工的各个环节都已实现了机械化,一些国家的农业生产甚至进入了高科技时代,电脑、生物工程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良种普及率几乎达到了100%。而我国由于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力每年创造出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些差距最终表现在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的差距上。未来我国能否不断运用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并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成效

(一)农业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1.积极探索技术创新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机制。“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部与农业部共同实施了产业技术体系和行业科技体系,,将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使农业科技成果马上应用于生产,有效解决了科技与经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积极探索农业科技与农产品多样化结合的方式,如在产业技术体系工作上以品种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从产地到餐桌,从科研到市场,从生产到消费,有效地解决了整个产业链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建立了符合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规律的稳定支持机制。我国在整个农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都执行了较为稳定和持续的政策。通过从上而下择优的方法确定研发单位和研发人员,使研发人员能够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

3.科技界的大联合打破了部门、区域、行业的分割界限,有力地推进了农业技术进步与创新。“十一五”期间共组织了649个科技创新工作单位,其中属于农业部直属系统的有66个。这一举措把科研机构、大学等优势力量集中了起来,打破了过去部门间的封锁和区域间的分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推广体系进一步完善。目前的农业技术创新、推广工作和直接使用的 项目来源:宁波市社会科学学科带头人培育项目(编号:G11-XK1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Y6110223)、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国际贸易省重点学科


  本文关键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9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nykj/89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0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