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0 17:04

  本文关键词:低压铸造法制备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昆明理工大学》 2015年

低压铸造法制备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

朱坤亮  

【摘要】:铅-钢层状复合材料具有强度高、质量轻、耐腐蚀、导电性能良好以及电化学性能优异等特点,在电化学工业、核屏蔽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然而Pb及Fe存在热力学非互溶性的问题,因此本文在前期课题组研究基础上采用铅锡合金作为媒介金属来改善Pb和Fe的非互溶性问题。本文利用界面能量补偿原理,在铅及钢之间引入过渡介质铅锡合金来降低Pb、Fe之间的结合自由能,即通过过渡介质铅锡合金与Pb、Fe之间的两两互溶性来解决Pb、Fe之间的两两难溶性的问题。采用液相与固相界面之间的表面张力Y-G-G方程对过渡介质与钢板之间的表面润湿性进行计算。利用热浸镀的方法制备镀有过渡介质铅锡合金的钢板,之后将镀媒介合金钢板放入铸型中采用低压铸造复合法使铅液进入铸型使二者复合,最终得到了铅-钢层状复合材料。本文借助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等分析方法对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界面的微观组织与形貌、元素的浓度分布进行了观察及测试;借助X射线衍射(XRD)测试了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界面生成物相,对铅/钢低压铸造复合界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利用四电子探针法、材料强度试验机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一系列分析方法,分别对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界面之间的结合强度以及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等综合性能进行了分析测试。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利用Y-G-G方程及表面张力和熔点关系对过渡介质Pb-60%Sn与基体的润湿角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过渡介质Pb-60%Sn与铅基体表面之间的润湿角不大于39.9°,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其与钢基体表面之间的润湿角大于109.1°,两者之间具有较差的润湿性。(2)铅-钢复合材料的界面微观形貌、界面区各元素的浓度分布结果表明:充型温度为380℃、410℃,铸型温度为150℃和200℃时,由于温度较为适当,钢板上的铅锡合金不会由于充型温度和铸型温度过高而长时间处于熔化状态从而被冲刷或由于重力原因导致铅锡合金层分布不均,也不会由于充型温度和铸型温度过低而凝固较快,导致无法进行扩散反应,形成冶金结合。在这一温度范围内,各元素互扩散量较大,铅、钢界面结合良好,采用在钢基体表面涂覆助焊剂(NH4Cl:ZnCl2=1.6:1),使Pb-60%Sn与钢基体之间的润湿性得到了改善。界面结合区域由铅侧的α-Pb固溶体与β-Sn固溶体以及钢侧的三元合金Pb-Sn-Fe所组成。(3)铅-钢复合材料的物理导电性能及界面结合强度分析测试结果表明:试样的电阻率均随充型温度和铸型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除A2、A3、B2、B3试样的电阻率低于Pb-0.2%Ag的电阻率外,其他试样均高于Pb-0.2%Ag的电阻率;抗拉强度试验中缩颈以及断裂区域都在Pb基体上出现,说明铅-钢复合材料界面区的结合强度高于Pb基体的抗拉强度。(4)电化学测试以及耐腐蚀性能测试的结果表明,在相同扫描电压时,只有充型温度及铸型温度适当而实现冶金结合的A2和B2试样的电流密度最大,而其他试样由于充型温度和铸型温度过高或过低无法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而导致电流密度较小,而在相同电流密度下,只有A2和B2试样的极化电位较小。经过100小时的腐蚀测试,铅-钢复合材料试样的腐蚀率为17.2g/m2.h,而Pb-0.2%Ag合金试样的腐蚀率为35.83g/m2.h,前者是后者的48%左右,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G249;TB3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子良;竺培显;周生刚;孙丽达;;Al-Pb新型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3期

2 郑远谋,黄荣光,陈世红;爆炸焊接和金属复合材料[J];复合材料学报;1999年01期

3 粱方;竺培显;周生刚;周亚平;马会宇;;不同媒介金属层的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性能[J];材料研究学报;2013年01期

4 温世达;赵来顺;;铜铅-钢双金属轴瓦材料生产工艺及其应用[J];湖南有色金属;1992年01期

5 康斌;;锌电积阳极板材的研究发展现状[J];四川冶金;2008年02期

6 张冬;郭忠诚;;锌电积用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J];云南冶金;2008年06期

7 朱军;刘漫博;陈超;赵亮;;电锌阳极板材料的研究现状[J];有色矿冶;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建国;佟铮;;DHP铜板爆炸硬化实验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5期

2 黄兆军,符寒光;钢管热连轧机架爆炸复合衬板的研究[J];宝钢技术;2005年S1期

3 刘玉存,王作山,王建华,苏艳明;NK-EH500调质钢爆炸硬化的冲击动力学研究[J];火炸药学报;2002年04期

4 佟建国;陈蓉;包卫平;严凯;任学平;;25Cr5MoA钢/微合金钢/Q235钢的复合轧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5 郑远谋,高健,刘胜利;爆炸焊接与表面工程[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2期

6 王耀华,王伟策,陈小波,顾月兵,史长庚;爆炸焊接不锈钢─钢复合板[J];爆破;1998年01期

7 王鹤鸣,耿德川,崔年生,方嘉煊,曾铁池,赵传亚;肇庆大桥40~#D桩钻头爆破切割打捞施工[J];爆破;2003年S1期

8 李红富,段卫东;爆炸焊接法生产铜/钢油膜轴承衬板[J];爆破;2005年03期

9 蔡立艮;卢红标;周春华;唐建;方虎生;;爆炸焊接布药工艺与微观结合界面形貌分析[J];爆破;2010年01期

10 王传利;段卫东;张春丽;;爆炸胀形在热交换管板胀管中的应用研究[J];爆破;201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富;锌电积能耗及节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张丹青;钨及钨合金的选择性激光熔化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立东;铁磁性吸波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柳晖;基于能量和量纲分析的高温蠕变分析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汪冰峰;钛及钛合金中绝热剪切带微观结构演化及其集体行为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石德全;液态合金表面张力快速检测及相关质量参数实时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罗文华;自由能的分子动力学计算及其在纳米材料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8 黄勇;铝合金活性TIG焊接法及其熔深增加机理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9 秦小勇;大型爆炸焊接半球消波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顾冬冬;激光烧结铜基合金的关键工艺及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科辉;钛铝化合物的原位复合技术及其组织性能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2 赵春风;基于通用状态方程的爆炸焊接特征线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晏丽琴;耦合电弧AA-TIG焊接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坤鹏;超高碳钢变质处理及微合金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郭屹宾;紧耦合雾化喷嘴的反压和微细粉末的制备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6 刘亮岐;电子封装铝软钎焊用Sn-Zn基钎料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侯书增;QBe2/Q235的爆炸焊接工艺及其界面结构性能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8 唐雷;铜基SiC、碳洋葱自润滑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刘扣森;高性能铝-钢爆炸复合过渡接头研制及应用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谭尊;碳纤维表面金属化及其与金属镁润湿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新福,孙以材,刘东升;四探针技术测量薄层电阻的原理及应用[J];半导体技术;2004年07期

2 沈黎,孙勇,竺培显,胡劲;铅蓄电池用铝极板的制备[J];材料保护;2002年07期

3 刘晓霞,梁英教,李乃军;钛基RuO_2-PAN活性阳极的研制[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4 徐瑞东,盘茂森,郭忠诚;锌电积用惰性阳极材料的研究现状[J];电镀与环保;2005年01期

5 王桂清,刘敏娜;塑料基体上化学镀二氧化铅[J];电镀与环保;1995年03期

6 李霞,尚鸿远;铅—钙—铝合金的研制及推广应用[J];甘肃冶金;2002年04期

7 唐守层;降低锌电解直流电耗生产实践[J];湖南有色金属;2004年03期

8 雷军鹏;董星龙;赵福国;吕波;黄昊;雷明凯;;Fe(Ni)-Sn体系金属间化合物纳米粒子中初生相的预测[J];金属学报;2008年08期

9 司云森,杨显万;电化学极化过程实验数据处理分析的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1期

10 曹建春,郭忠诚,潘君益,周晓龙;新型不锈钢基PbO_2/PbO_2-CeO_2复合电极材料的研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金江;电沉积法制备Al/Pb/PbO_2复合阳极材料的新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曹梅;Al基SnO_2+Sb_2O_3、SnO_2+Sb_2O_3+MnO_2涂层二氧化铅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潘君益;锌电积用Al基Pb-WC-ZrO_2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涛;;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12年06期

2 戴耀,刘海现,崔建国,何家文;用最大正应力法则确定层状复合材料中疲劳裂纹的扩展方向[J];兵工学报;2000年S1期

3 彭大暑,刘浪飞,朱旭霞;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状况与展望[J];材料导报;2000年04期

4 李献民,崔建忠,胡宗式,李梅,陈东琴;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的超塑变形行为[J];材料导报;2000年08期

5 王国宏;金属-玻璃层状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J];稀有金属快报;2002年02期

6 邵红红,程晓农,陈光;仿生层状复合材料研究概况[J];材料导报;2002年04期

7 昝青峰,汪长安,黄勇,李翠伟,赵世柯;Al_2O_3/Ti_3SiC_2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材料工程;2003年09期

8 王国宏;论层状复合材料性能稳定性的提高[J];钛工业进展;2003年06期

9 关春龙;赫晓东;李垚;;叠层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4期

10 包晓军;刘勇兵;吴坪安;孙喜良;曹占义;;钢/锌层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耗能行为[J];材料工程;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戴耀;崔建国;何家文;;确定层状复合材料裂纹扩展方向的界面过渡层模型的半解析方法[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徐永君;余俊波;李敏;柳春图;张传绪;;层状复合材料裂纹在软层的扩展趋势[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宿星亮;高原文;周又和;;铁电层状复合材料多场耦合试验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凌松;潘永东;;层状复合材料粘结质量的理论研究[A];2013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C];2013年

5 张晓敏;孙娜;张力;吴俊涛;;耐高温氧化铝/聚酰亚胺层状复合材料的仿生制备[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L:高性能树脂[C];2013年

6 孙勇;沈黎;刘兵;;铝-铜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界面反应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昝青峰;汪长安;黄勇;赵世柯;李翠伟;;Al_2O_3/Ti_3SiC_2层状复合材料的高温蠕变形为[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8 毕科;王寅岗;;两端结合型铁磁/铁电层状复合材料的耦合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方麟;范萍;王磊;钟明强;;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N:高分子加工与成型[C];2013年

10 章应;徐永红;廖国君;于朝清;;微电机用绿色层状复合材料现状及发展动态[A];第二届层压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淑英;磁致伸缩层状复合材料性能与器件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8年

2 李伟信;Al_2O_3/延性夹层/树脂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3 黄康明;Al_2O_3陶瓷基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Humberto Brito Santana;周期层状复合材料中弹性波传播的动态均匀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5 罗小彬;层状复合材料的磁光耦合与圣维南原理[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浪飞;精密合金层状复合材料轧制变形规律的研究[D];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

7 庞玉;层状磁电复合材料中弹性波传播若干问题的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坤亮;低压铸造法制备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黄猛;基于DIC技术的Ti-Al层状复合材料变形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林超;轧制法制备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高永胜;壳聚糖/陶瓷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梁方;铅—钢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朱彦玲;层状复合材料线弹性问题的均匀化分析[D];郑州大学;2013年

7 蔡小平;Ca-ZrO_2/Al_2O_3及Ca-ZrO_2/ZTA/Al_2O_3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文飞;高温退火和热压缩变形对7075/6009层状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邹艳明;Cu/DT9/Cu叠层材料的轧制复合与数值模拟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张亚;压力条件下固-液复合法制备铜/铝(锌)层状复合材料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低压铸造法制备铅—钢层状复合材料的技术与性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6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