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铸造论文 >

银融氧机理研究及浇铸机研发

发布时间:2024-05-17 00:54
  金属银作为一种稀贵金属,因为其具有良好的金融属性和金属特性而被人们所青睐,当前,金属银由于其良好的导线性能和导热性能已经逐渐从原来的首饰产品行业逐渐向工业方向发展,随着电子工业,航空工业的大发展,金属银已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医药化工、消毒抗菌、感光材料等领域。而无氧银更是当下已知的所有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延展性能极佳、导热性能极优的金属材料,但银在“固-液”相间转化过程中会融入大量的氧,而当其通过冷却凝固在“液-固”相间转化时,原先融入的氧又会大量析出,一方面,氧在析出时产生的“飞溅”现象使其内外表面产生间隙和气孔;另一方面,未完全析出的部分氧会残留在固态银晶格内,大大降低了银的综合性能。当前,金属银的高温浇铸过程主要在露天的空气中进行,这大大增加了无氧银的获取难度,使得工业对无氧银的获取极为困难,同时利用人工浇铸的方式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劳动力,还会威胁到操作工人的人身安全。为了获得热导率、电导率和延展性等理化特性相对优异的高纯度无氧银,本文主要从热力学、晶格动力学和晶格振动的角度出发,对银在固态时的晶格结构和振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对银中氧的融入与析出动态行为进行了分析,同时解释了氮为何...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固态银表面气孔[9]

图1.1固态银表面气孔[9]

第一章绪论3吸收超过其体积22倍的氧[7],这些氧在银熔液内的存在形式和存在机理却不得而知,当银熔液发生液-固相间转换而冷却凝固时,融入的氧又会沿着银壁自下而上向外逸出会释放产生“飞溅”现象,从而在其表面形成疏松的“气孔”和“气隙”,造成如图1.1所示成品的缩凹、冷隔纹、夹杂和金....


图1.2金属相变自由能变化图[15]

图1.2金属相变自由能变化图[15]

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化特性研究和其在固-液相间转变过程中氧的融入、释放与残留机理具有及其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在该理论基础上研究开发专门针对类似银的金属自动浇铸机以改善金属银的浇铸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1.2金属凝固与气体溶解理论研究进展针对金属的固-液相间转换的理化特....


图1.3银-氧相图[32]

图1.3银-氧相图[32]

瞧渥陨砟芰康脑黾佣?贾挛恢们ㄒ频慕崧邸?.G.Liu等[28]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金属银的晶体结构,并给出了其晶体结构形式及晶格参数,即银是面心立方晶格,晶格常数为m1009.4a10。E.Y.Cheung等[29]利用固相研磨法研究了氧在银表面的吸附作用,得出当温度低于26....


图1.4两自由度自动浇铸机[59]

图1.4两自由度自动浇铸机[59]

第一章绪论11浇铸时,能使浇铸的成品内部无气泡、无气隙、无硬斑痕等缺陷,能获得硬度高、条纹密实的理想型产品,该浇铸机大大加速了自动浇铸机在工业上的应用。K.Terashima等[59]在2000年提出了一种两自由度控制、可利用自动变速器倾斜倾倒的自动浇铸机,其主要特点是在浇铸工程....



本文编号:3975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agonggongyi/3975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