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夏季潮流作用下龙口湾海域悬浮泥沙时空变化特征及其输运机制

发布时间:2024-04-14 11:16
  根据龙口湾海域海流、悬浮泥沙等实测资料,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与单宽悬沙通量机制分解法,分析了研究区悬浮泥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悬浮泥沙的输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平面分布上,研究区的悬浮泥沙分布呈现人工岛外悬沙浓度大于岛内水道海域的分布特征;垂向上,各站位平均含沙量由底层向表层逐层递减,特征明显。悬浮泥沙浓度在潮周期的变化较为复杂,各站位悬浮泥沙浓度在单日内一般出现2~4次峰值;悬浮泥沙浓度峰值往往滞后于流速峰值0.5~2 h;悬浮泥沙浓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以12~16 h尺度为主要周期。研究区单宽输沙通量主要介于2.64~24.68 gs-1m-1;整体上呈现人工岛外海域悬沙通量高于人工岛内的平面分布格局。悬浮泥沙输运方向与潮致余流方向基本一致;受余流、地形、悬沙浓度等影响,各个输沙分项对输沙率的贡献相差较大,平流输运在悬沙输移中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垂向净环流输沙。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2各站位垂线平均潮流矢量

图2各站位垂线平均潮流矢量

采用准调和分析法,得到研究区各站位平均余流,并计算垂向平均余流值(表2,图4)。可以发现,水道内站位余流流速明显小于开阔海域,最大余流值出现在2#站位,为8.2cm/s,对应流向为59.3°,最小余流值出现在5#站位,为2.4cm/s,对应流向为191.7°。图3各站位流速....


图3各站位流速垂向变化

图3各站位流速垂向变化

图2各站位垂线平均潮流矢量图4各站位垂向余流矢量图


图4各站位垂向余流矢量图

图4各站位垂向余流矢量图

图3各站位流速垂向变化表2各站位垂向平均余流Table2Verticalaverageresidualcurrentofstations站位余流/(cm/s)方向/(°)1#5.3177.22#8.259.33#3.3239.04#3....


图5各站位涨、落潮垂向平均悬浮泥沙浓度平面分布

图5各站位涨、落潮垂向平均悬浮泥沙浓度平面分布

研究区海域平均悬浮泥沙浓度为9.6~32.5mg/L,最小平均悬浮泥沙浓度出现在位于人工岛水道内的6#站位的涨潮阶段,最大平均悬浮泥沙浓度出现在位于人工岛与屺坶岛之间的龙口湾口海域的4#站位的落潮阶段。研究区4#站位的悬沙浓度最高,其涨、落潮平均悬沙浓度分别为32.6、32.5....



本文编号:3954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954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b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