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破和创新

发布时间:2014-07-29 16:09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是对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场革命.它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无论如何不可低估.笔者认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突破和创新,至少有以下十个方面:一、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的传统观点,确立了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并发展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的新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的。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了.社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这些凭证不是货币,它们是不流通的。”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初,曾经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商品、货币、市场,搞经济生活实物化。但列宁在实践中很快认识到按照前人的设想是行不通的,他果断地转向“新经济政策”,使经济发展有了转机。可惜列宁早逝,斯大林结束了“新经济政策,,逐步形成了后来的计划经济模式。不过,除了列宁之外,斯大林的晚年以及毛泽东同志都提及过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生产,他们都在经典作家的基础上理论上有所前进,但却始终未能有大的突破。仍然认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只能是计划经济,不能是商品经济,更不能是市场经济。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国家在实行计划经济的前提下,也允许某些商品和市场的存在,但商品只限于不同所有制之间的交换,市场只能存在于计划经济的缝隙之中,作为它的补充。并且从总的看,是严格限制商品、货币、市场关系的范围和作用的。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出发,把社会主义经济确定为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进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这不能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突破和创新。按照这一理论,就从根本上肯定了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它的重要地位,肯定了商品、货币、市场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机制,而不是外加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异己物;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商品、货币、市场关系、价值规律等一些科学论断和分析,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条件,从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应用领域,为重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莫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种种传统观念,确立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它的本质是什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著作中对此并未作出过明确、严格、科学的界定,在实践中这也是一个长期没有弄清楚的间题。以往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认识,大多只是描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些“特征”,如公有制,按劳分配、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等,还有人把社会主义本质纯粹解释为“伦理社会主义”,结果是把社会主义变成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更多的人长期把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归属范畴。西方一些学者也往往把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把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人们一方面受到自己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接受西方概念来束缚自己的绳索,用来加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计划经济”这一传统观念。为了廓清传统观念的种种迷雾,科学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间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当体现它的生产要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高一些、更快一些,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根据以上的分析,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马克思主义有史以来,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科学界定,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就这一表述的内部结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第一层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第二个层次,前者是后者赖以实现的条件和前提,后者是前者赖以实现的方式和途径。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转化的辩证统一关系。邓小平同志的这个科学结论,不仅有助于消除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存在的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迷惑,而且,在理论上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从而开辟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和完善的新天地。

三、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传统模式,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新理论改革以前,我国存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来自苏联本世纪3o年代到5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模式。斯大林在他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间题》中虽承认消费品是商品,但坚持认为生产资料不是商品,实际上消费品也不可能直接为市场需要生产,而是为了完成计划而生产,这就形成了一整套以产品经济为特征构造起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由于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承认市场竞争,造成“短缺经济”。许多产品短缺,同时有些却又大量积压,积压的产品又“统购包销”,压到仓库,而帐面上又是超额完成计划。其结果,企业脱离市场,成了行政机关的附属物,银行成了财政部门的出纳,货币成了单纯的计算工具,价格成了与价值无关的符号,在这种似化的经济体制下,经济缺乏活力,人民生活不能满足,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同志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过去那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他在1979年n月26日的一次谈话中指出:“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③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邓小平又多次反复强调要改变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模式,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直到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终于走上了与计划经济体制彻底决裂的道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次根本性变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企业法人主体化、产权关系商品化、所有制结构多元化、政治管理间接化、市场体系规范化、社会保障完善化、市场秩序法制化、交易行为国际化。在这一目标的实践过程中.必将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更加充满生机,使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继续不断地推向前进.

 

四、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必须是单一公有制的传统框架,确立了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格局的新理论

 

在所有制理论方面,政治经济学的传统观点:一是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包括个体经济在内的非公有制成分,是要予以消灭的,二是公有制应朝着单一的国有制方向发展,而且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融合;三是公有制经济中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能分开的,全民所有制只能是国家经营。在这些传统理论的实际运用中,人们不顾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对生产关系实现形式的决定作用,误以为所有制关系“越大、越公、越纯就越好”,误以为不停地变更所有制关系会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甚至经常不断地通过政治运动、阶级斗争来追求所有制的“升级”、“过渡”,其结果不仅一次又一次地任意侵犯劳动者的经济利益,而且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邓小平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荃本原理,根据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接着在“两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基石的一个重要含义,就在于它们把传统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中的空想因素和教条式的理解予弃,打破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必须是单一公有制模式的框框,使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面向当代中国的实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新构建所有制结构的要求,主要是:第一,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和“三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的所有制结构新格局;第二,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由单一的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公有制形式,向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混合型所有制形式转变,主要途径是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国有民营、租赁、拍卖等,使公有制经济从对实物的占用型转变为对价值的占有型;第三,发展不同所有制之间的横向融合,让各种公有制经济成分与非公有制经济成分之间互相渗股、联合、渗透,探索有利于推进生产社会化、经济市场化的多种财产组织形式。

 

五、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政企关系必须“政企不分”的传统设计,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政企分开、间接管理”的新型政企关系的新理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整个国家就好似一个大工厂,各级政府是它的车间,生产企业是它的班组,物资、商业企业是生产单位和居民的供应站。全社会的经济活动都由国家层层下达行政指令,企业只需按行政指令行事。这种传统的设计认为,生产资料是全民所有,而国家是全民的代表,企业由国家直接管理和经营是理所当然的.国家通过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直接指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凡是企业要做的事情,各级政府和管理机构都要管.它们采取行政层次、行政指令、行政措施这一套办法来管企业,企业的各种活动完全听命于指令性计划,服从于各级管理部门的行政指挥,企业成了政府机构的附属物,这种政企不分的经济管理体制,统得过多,管得过死,使企业失去了活力,给经济生活带来了种种弊端,也削弱了政府对宏观经济的管理,造成建国以来多次宏观决策的重大失误,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损失,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我们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构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模式,建立“政企分开、间接管理”的新型政企关系开辟了道路。建立这种适应市场经济猫要的新型政企关系的大体框架是:在国有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上,要实现“四个分开”: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分开,国家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分开,企业内部所有权与经营分开.在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上.要实现“六个转变”:管理内容上要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管理对象上要由条块管理向行业管理转变,管理方式上要由集权型管理向分散型管理转变,管理职责上要由“父子型”管理向服务监督型管理转变,管理手段上要由行政手段向经济杠杆转变,管理重点上要由管企业向管市场转变.这样的新型政企关系,不但突破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原先的设想,而且冲破了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框框.

 

六、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要以计划为基础的传统思维,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动摇了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赖以维系的根基,揭开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新一页。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比较,至少有以下区别:一是经济运行基础有区别。传统的理论认为,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是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计划经济是组织社会生产力和形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社会经济生活的一切领域,无不打上计划经济的烙印,而市场机制是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辅助手段,只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很小范围内起补充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和组织社会生产力的基础方式,它作为基本力量将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计划机制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补充手段,以弥补市场产生的滞后性、盲目性、自发性的缺陷;二是经济活动主体的区别。传统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政府,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推行计划管理,试图囊括全社会一切经济活动,从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到人民生活的油盐酱醋都得由政府计划安排和分配,当然经济活动的责任和风险也是由政府承担的.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活动的主体将由政府向企业和个人转移,政府不再扮演经济主体的角色,企业和个人应当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决策主体、责任主体、竞争主体、利益主体、风险主体;三是经济调控对象的区别。计划经济的调控对象是企业,可以不必考场的供求状况,而由政府直接下达计划,企业成为政府调控意图的直接承担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任务,是企业的最高职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以市场为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

 

就是说,在市场的基础上,政府为经济的发展制定预测性和政策性计划,对于经济活动的各种主体不具有强制的约束力,不把计划经过分解下达给企业,计划的执行主要依靠财政、税收、金融、收入分配等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运用,依靠政府管理的参数并由此牵动其他市场参数的变化,由市场去影响企业和个人的决策,所以经济调控的对象是市场,四是经济调节方式的区别.长期以来,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管理经济活动,使全社会的产供销、人财物调配都离不开国家计划的“笼子”,事无巨细,无所不包,严重束缚了企业的积极性。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调节经济的方式要由直接性转变为间接性,主要任务在于展示国民经济运行总体趋势,调节宏观经济的重大平衡与重要比例关系,重点是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区域规划、产业政策等,以实现对关系国计民生全局和重大经济活动的指引方向,这与传统的计划经济调节方式有着质的区别。

 

七、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是“阶级斗争”的传统概念,确立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新理论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荃本动力有两种:一种是社会革命,即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统治的阶级斗争;另一种是社会改革,它是在同一社会制度中进行革故鼎新,兴利除弊,使社会制度不断地得到完善,使生产力获得解放和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剥削阶级已经消灭,改革就必然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荃本动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改革之所以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主要依据是:第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是改革的内在根据。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某些环节束缚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某些部分木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我是主张改革的,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

 

以后他又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不断调整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优越性才能显示,社会主义事业才能生机勃勃.第二,改革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人们承认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就必然要得出结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毛泽东同志虽然正确地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他没能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墓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内在联系,而将旧社会的残余过分地予以夸大,误以为阶级斗争仍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以至在1957年以后把主要精力仍集中于抓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上,直至造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把国民经济推到崩溃的边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恢复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重申了党的“八大”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唯一途径。通过以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把人的积极性从旧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使社会主义充满新的活力。

 

八、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问题的传统论点,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关于劳动制度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全体劳动者同时成为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由全社会有组织有计划地分配劳动变为可能,从而实现了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在全社会范围内的直接结合,成为“自由人联合体”,后来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都按照这一设想形成了一套传统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劳动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改革以来邓小平同志先后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和市场经济理论,为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人们围绕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进行了一系列课题的理论研究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许多新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确立社会主义现阶段劳动力归劳动者个人所有的观点。劳动力是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即劳动者具有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这种能力是属于劳动者个人所有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马克思讲的是指重新建立劳动能力的个人所有制.由此可见,改革我国传统的劳动体制,关键是要破除“劳动力公有制”的迷信,确立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制,劳动能力的所有权归劳动者所有,劳动者通过自主选择,与各类经济组织签订劳动合同,将劳动力的使用权交给它们,以保障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其目的一是通过承认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劳动利益差别,刺激劳动者之间的劳动能力竞争,促进劳动力的流动,优化劳动资源的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二是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以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取代行政配置,是劳动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因此,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是自己劳动力的主人,他可以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供求双方都处于平等的地位,符合双方条件和意愿才能达成协议,谁违反合同谁就要承担法律贵任。当然劳动力市场按市场法则运行,并不排除政府的影响。政府将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调控和监督劳动力市场,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稳定器和安全网”。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待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社会保障体系不是企业可以自发建立起来的,而应由政府出面组织和协调,以利于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一个稳定有序的环境。

 

九、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收人分配的传统思想,确立了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起来的新理论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收入分配的士休是国家,在国家规定的统一扣除、统一制度和同一标准的范围内,形成全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由于只承认行政手段,不承认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收入分配_L的“大锅饭”体制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是人们长期以来对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分配学说采取教条主义态度带来的后果。改革以来,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改变这种“大锅饭”体制,后来他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是深入改革旧收入分配体制的理论根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理论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一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事实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三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资分配、按需分配。由市场决定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和由政府决定按需分配。这种分配机制有两大功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为实现经济增长功能而进行的市场收入分配是基础性、主导性分配。为保证社会稳定功能而进行的社会(政府)收入分配,是辅助性、协调性分配。应当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分配关系规范化,由现在的先考虑政府分配,然后才是企业和个人的分配,转变为先由市场分配,然后在市场分配的基础上再进行政府分配,从而兼顾效率和公平,二是提出“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探索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的各种市场分配形式。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政策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致富。”实现这一政策,就要形成以按劳动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多种分配机制共同作用的收入分配新格局。目前我国社会个人收入有劳动收入、经营收入、资金和资产收入等,应当允许这些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同时存在,才能拉开收入差距,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是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提出工资分配市场化的基本观点。要从根本上消除旧工资体制的弊端,就必须实现分配主体由国家向企业转移,使工资形式从行政化走向市场化,即让工资量的决定服从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动,由劳动力市场调节工资水平。在市场经济下的按劳动分配要同时考虑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或按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分配。因此,新的按劳分配机制实际上是一个市场分配机制。

 

突破了关于社会主义必须闭关锁国、一概排斥资本主义的传统“禁区”,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对外开放、吸收全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的新理论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采取闭关锁国、一概排斥资本主义.已成为一种传统的观点和做法。毛泽东同志曾经在一些讲话中反对这种观点,提倡“洋为中用”,利用资本主义有用的东西。但可惜他未能坚持这样做。真正实行对外开放的是邓小平。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实现我们的第一步目标和第二步目标,不开放不行,不加强国际交往不行,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资金不行。也正是邓小平同志借鉴了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经验,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这一理论说明,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改革以来,我国正是这样做的.对外开放的地域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开放的格局,并且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吸引外商投资.拓宽利用外资的领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在对外开放中,引进外国的资金和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引进各类专门人才,使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市场一片繁荣,社会主义发展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局面,从而有力地证明,社会主义要底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本文编号:81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81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