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企业经济论文 >

新疆农七师车排子垦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与结构浅析

发布时间:2015-03-04 12:20

郑建立
(新疆农七师一二三团畜牧中心,新疆   奎屯  833208)

 

摘要:由于新疆农七师车排子垦区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不稳定,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存在较大的矛盾,畜牧业在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在考察了多个北疆地区后,提出了对当前车排子垦区畜牧业发展的一些看法,旨在对该区畜牧业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畜牧业;发展;基础;结构;车排子垦区
中图分类号:F32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2-0016-03

 

新疆农七师车排子垦区畜牧业的发展总的来讲是健康的,但在逐步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如基础不扎实、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到位、市场地位不明显等等,现就该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结构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畜牧业的基础——饲草和饲料的发展
饲草和饲料是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基础问题,如同人类的基础生活一样,要生存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粮食。畜牧业要发展就必须有足够的饲草饲料做基础,而且饲草饲料的储备量要达到当年现实需要量的115%以上才能满足当年畜牧业的生产需求。否则将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车排子垦区发展畜牧业比较突出的矛盾就是农业生产中经济作物种植与畜牧基础饲料种植之间的土地分配不均,人为打破了农业生产平衡,破坏了农业经济结构,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发展,只重视近期的经济利益,不注重长期农业基础的形成和相对生态效益的关联。
加速畜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巩固饲草饲料地的种植面积和提高产量,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才能去发展。在车排子垦区有些农牧团场并不是去有计划的发展饲草饲料基础建设,而是大量的占用草地、逐年减少饲用地的使用面积,用饲用地去种植一些类经济作物,短期内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而破坏了长期的农业比例结构,阻碍了农业发展的长期效益,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某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的市场供给。在兵团农牧团场主要种植作物中,较为多见的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为主,如以半农半牧的生产模式发展有利于职工增加收入,也有利于职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活跃市场,更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在车排子垦区农牧团场进行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结合应该是农业循环经济的一大部分,如:目前种植667 m2的苜蓿和红豆草,单产最高也不过300~400 kg,而种植667 m2的玉米,子粒单产可达600~1 000 kg,按经济学产量和生物学产量来计算,它还应有600~1 000 kg干物质的饲草成分,这个经济效益远大于单纯种植苜蓿和其他饲草。根据相关资料看,中国高纬度地区的农区或半农半牧区种植玉米可以达到较高的经济学产量,根据笔者2011年对阿勒泰地区公安农场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考察来看,800 kg以上的玉米单产(667 m2产量)并不少见,667 m2生产6~7 t青贮饲料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经验在兵团农九师也得到验证。这就给我们发展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启示。采用高新技术发展、农畜结合农产品是解决畜牧业发展草料不足的有效手段。棉区的棉花生产的副产品—油渣、棉柏再加上玉米(能量饲料),是一个很完善的畜牧业饲草饲料库,这样的合理搭配无论对食草动物还是对以采食饲料为主的动物来说都是大有益处的。棉花产区的副产品本身就是畜牧业、副业的主要原料,因此团场棉区也可以视为畜牧业、副业基地。
在改革开放前的兵团,连连都有畜牧排,副业班,其生产规模(猪、羊、牛、鸡)大于现在各连的养殖产量的总和,其农业土地的利用也符合当时的农业发展规律,如果同现代化农业相结合其发展潜力空间更大,如果把两者相结合去考虑,其发展经济和综合利用的前景是很广阔的。
2  畜牧业的规模生产和散户生产
在市场化经济中畜牧业必须以规模化生产为主导,它决定了社会供给整体因素和稳定市场的主体作用,所以大规模畜牧业的生产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讲并没有市场导向上的错误,而是局部出现一些过剩,可以通过一些肉食品加工和政府宏观调控,有些区域还可以通过提高人民的消费量,适度限制生产来解决。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政府和主管部门同各个养殖协会来协调生产量,以适度降低生产规模和给予政策补贴来解决过剩问题,农业和畜牧业发展都是同样道理,政府主要将各行业合作社联系到一起,起到一个行业或部门宏观调控的杠杆作用,规模化大生产可以得到有效地宏观调控,可以起到既不伤害生产者的基本利益和过渡性成本投入又不损害消费者的基本利益,使市场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常见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模式,对市场调节较弱的地区是没有保障的。现实生产状况为:在农牧产品供给紧俏时,公司给农户一个基本价;在农、畜产品过剩时,公司向农户们转嫁经济困难和危机,契约的价值毫无作用,毫无束缚力,这种情况在车排子垦区的涉农行业大公司中也有出现。管理机构的管理办法对他们约束较小,起不到作用。所以建议管理部门与协会共同参与公司合同,才是一个相对有约束力的经济体系。而目前的“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销售、加工模式在一定情况下是一个只对一方负责,对另一方起不到约束作用的不平等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对农户不负责任的行为。
车排子垦区提倡规模畜牧业生产的前提下,有条件还必须要有一定比例的散户养殖的存在,这实际上可以解决一部分市场供给,市场余缺的问题。例如草食类牲畜现在生产不足,实际就是散户养殖减少所造成,而在这种情况下,规模生产又没有形成,导致市场供应不足。所以加快畜产品的生产规模建设和支持过渡期的散户生产是我们当前和今后畜牧业生产的主要任务。
3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
畜牧业的市场定价与决策在很大情况下是比较困难的,风险性很大,这同其他农产品在市场上的情况基本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产周期性长,决策、市场与灾害共同决定着市场变化。同时市场经济本身就存在着自身固有的弊端,某些决策者用现代西方经济学观点来解决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在实际情况下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市场前景的预测和判定,多是缺乏科学根据和缺少相应的可靠的统计学资料的,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种社会矛盾关系也缺少足够的定位和统计学方面比较全面性的资料。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市场价格的定位也是模糊不清,预测和判断缺少科学性和可靠的统计学依据,所以对市场变化的决策就会出现错误,使养殖户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使一些投机商人从中获利,原始饲料的价格也步步攀升。
农畜产品的市场定价与决策首先要有来自各个区域的比较准确的人口、土地、农业品种、农副产品价格差的统计数据,包括各地区的人口、民族比例、土地面积、生产作物变化情况,各种作物的比例,农畜生产情况和生产能力,规模养殖能力和散户养殖情况等。根据资料来源来分析供求关系,这种预测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前提下提出的,在预测之后还要考虑到人为因素和社会各个方面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商人联合抬价因素。在这里必须指出农畜产品生产过剩或短缺并不是有“期货”可以预测到的,而是由生产与消费总量、生产与消费渠道、社会货币总量、金融政策、公民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突发性事件等各种因素决定的。此外,农畜产品在市场上定价不是越高就越好,恰恰相反,农畜产品在市场上的定价要适当才能有利于物价的稳定和农户的经济收入,才能满足市场供给和市民对价格的接受程度,才能有利于新疆兵团农场的建设。
4  几点建议
4.1  调查市场,合理引导
调查市场供求关系,合理引导农业、畜牧业生产,确定当地的畜牧养殖总量,实事求是的去调查本地区的情况和统计资料,由当地畜牧业部门对广大养殖户进行科学的引导,并由当地主管部门确定饲草饲料生产面积,合理解决当地畜牧业的饲草饲料的资源,合理平衡调节农业、畜牧业基础成本,使生产和市场相结合,才能使生产活跃市场,市场调剂生产。
4.2  平衡规模,鼓励发展
平衡规模养殖量,同各养殖协会协商养殖计划,各个连队养殖专业户和中小企业提出生产计划及饲草饲料订购单,来确定和平衡养殖规模和草料用地。鼓励散户发展畜牧业生产,来补充市场余缺。
4.3  了解信息,宏观指导
加强政府主管部门对履行合同情况的了解和调查,并及时发布市场信息,从宏观上给农户在生产上有一定的指导,可确定生产方向和生产数量及合同的履行状况。
4.4  沟通调查,评估预测
主管部门和各协会之间经常沟通,,针对市场价格及其规律进行调查,并对相关信息进行评估、公布。对今后的市场相关信息进行预测,寻找物价变动指数。及时指导农户生产和农产品价格。

 

本文编号:16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xmjj/16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