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8 19:3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其进而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关注和研究。影子银行体系是一个涉及金融产品、机构和市场在内的复杂三维体系,其最基本的功能是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及信用风险转换。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具有合理性和创新性。影子银行体系是应筹资者和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而产生,影子银行体系所带来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以及相应的市场,丰富了经济主体的投融资渠道,成为了以商业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的有利补充,促进了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提高了资金配置的效率,有利于金融结构的优化和金融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不容忽视,影子银行体系隐蔽性强、不透明,各类活动基本上发生在表外、机构外和场外,且大都游离于货币当局和监管当局的监管之外或缺乏监管,具有期限错配(负债短期性,资产长期性)和高杠杆率(融资活动的杠杆率约为传统金融机构的2倍)等特点,这就意味着影子银行体系潜藏着极大风险,从而对金融稳定性造成威胁。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金融工作要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结构,加强功...

【文章页数】:20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 研究思路
        1.2.2 结构安排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本文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影子银行体系的文献综述
        2.1.1 影子银行体系的含义
        2.1.2 影子银行体系的功能及特征
        2.1.3 影子银行体系的范畴
        2.1.4 影子银行体系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1.5 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
        2.1.6 对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
    2.2 金融稳定性的文献综述
        2.2.1 金融稳定性的定义
        2.2.2 金融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2.3 金融稳定性的评估标准
    2.3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文献综述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4.1 主要观点
        2.4.2 文献述评
        2.4.3 本文的改进
第3章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的理论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金融结构理论
        3.1.2 金融脆弱性理论
        3.1.3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3.1.4 金融监管套利理论
    3.2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理
        3.2.1 资金融通的角度
        3.2.2 货币流通的角度
        3.2.3 风险传导的角度
        3.2.4 金融监管的角度
    3.3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效应
        3.3.1 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3.3.2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3.3.3 对金融体系抵御外来冲击能力的影响
        3.3.4 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及规模估算
    4.1 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界定
    4.2 发展现状
        4.2.1 银行体系内影子银行子系统
        4.2.2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子系统
        4.2.3 非金融机构的影子银行子系统
    4.3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原因及构成特点
        4.3.1 产生与发展的动因
        4.3.2 构成特点
    4.4 影子银行体系的规模估算
        4.4.1 根据社会融资规模的估算
        4.4.2 根据金融行业资产负债率的估算
        4.4.3 根据金融与经济稳定关系的估算
        4.4.4 根据功能角度所进行的估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金融稳定性指数的构建
    5.1 衡量模型及方法
        5.1.1 扩展的宏观经济模型
        5.1.2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5.1.3 网络模型
    5.2 金融稳定性指数的定义及指标合成方法
        5.2.1 金融稳定性指数的定义
        5.2.2 指标合成方法的选取
    5.3 数据来源及基础数据的处理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选取
        5.3.3 基础数据的处理
    5.4 我国金融稳定性指数(FSI)的计算
        5.4.1 改变指标性质
        5.4.2 季节性调整
        5.4.3 金融稳定性指数的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
    6.1 分效应1: 对金融机构平稳运行的影响
        6.1.1 具体表现
        6.1.2 金融机构平稳运行的衡量指标
        6.1.3 实证分析
    6.2 分效应2: 对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影响
        6.2.1 具体表现
        6.2.2 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的衡量指标
        6.2.3 实证分析
    6.3 分效应3:对金融体系抵御外来冲击能力的影响
        6.3.1 具体表现
        6.3.2 金融体系抵御外来冲击能力的衡量指标
        6.3.3 实证分析
    6.4 分效应4: 对资产价格平稳运行的影响
        6.4.1 具体表现
        6.4.2 资产价格的衡量指标
        6.4.3 实证分析
    6.5 综合效应:影子银行体系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
        6.5.1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6.5.2 模型构建与改进
        6.5.3 实证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影子体系对金融稳定性影响机理的实证分析
    7.1 研究假设
    7.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7.3 SVAR模型构建及实证分析
        7.3.1 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7.3.2 SVAR模型的构建
        7.3.3 脉冲响应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监管趋严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性的动态博弈
    8.1 金融监管政策出台对影子银行体系的影响
        8.1.1 对委托贷款的监管
        8.1.2 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
        8.1.3 对信托业务的监管
        8.1.4 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8.2 监管趋严影响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实证分析
        8.2.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8.2.2 实证检验
    8.3 监管趋严背景下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探讨
        8.3.1 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的辩证关系
        8.3.2 影子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的动态博弈过程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特征制定发展方略
        9.2.2 进一步规范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
        9.2.3 对影子银行体系分层次管理以提高金融稳定性效应
    9.3 研究展望
        9.3.1 不足之处
        9.3.2 未来研究打算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428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8428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