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9 10:54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粮食安全的基础比较脆弱。从今后发展趋势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粮食消费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我国粮食的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储备连接粮食生产与消费,对供求数量和价格的波动起到缓冲作用,因而研究粮食储备安全问题,分析影响储备安全的各种因素,探讨发挥粮食储备功能的途径,从而建立合理的粮食储备规模,提高储备系统的运行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分析该地区的粮食储备安全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马克思农业基础理论和储备理论为依据,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流通情况,影响储备安全的因素,风险特征,评价标准,保障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粮食安全隐患并非是某个因素或存在于某个区域...

【文章页数】:14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粮食安全相关研究成果
        1.2.2 粮食储备相关研究成果
    1.3 研究的基本框架
    1.4 研究的主要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基本范畴
    2.1 粮食概念
    2.2 粮食安全基本范畴
        2.2.1 粮食安全内涵
        2.2.2 粮食安全评价标准
        2.2.3 粮食安全评价指标
    2.3 粮食储备基本范畴
        2.3.1 粮食储备的概念
        2.3.2 粮食储备的分类
        2.3.3 粮食储备的功能
        2.3.4 粮食储备的规模界限
    2.4 粮食储备安全基本范畴
        2.4.1 粮食储备安全概念
        2.4.2 粮食储备安全系数
        2.4.3 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关系
第3章 粮食安全和粮食储备理论综述
    3.1 粮食安全相关理论
        3.1.1 农业基础理论
        3.1.2 粮食危机理论
    3.2 粮食储备相关理论
        3.2.1 马克思的储备理论
        3.2.2 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储备理论
第4章 中国粮食储备安全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4.1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回顾
        4.1.1 中国古代粮食储备制度沿革
        4.1.2 中国现代粮食储备制度发展
        4.1.3 中国粮食储备制度的特征
    4.2 中国粮食储备安全的影响因素
        4.2.1 粮食供给对储备安全的影响
        4.2.2 粮食需求对储备安全的影响
        4.2.3 粮食流通对储备安全的影响
        4.2.4 粮食政策对储备安全的影响
    4.3 中国粮食储备安全的评价
第5章 东北地区在中国粮食总体格局中的地位
    5.1 东北地区的区域优势
    5.2 东北地区在中国粮食格局中的重要性
    5.3 东北地区在中国粮食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
        5.3.1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总量
        5.3.2 东北地区各省及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总量
        5.3.3 东北地区人均和各省人均粮食占有量
        5.3.4 东北地区粮食流通量
第6章 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影响要素分析
    6.1 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分析
        6.1.1 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区域布局
        6.1.2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阶段
        6.1.3 东北地区的粮食种植规模
        6.1.4 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波动
        6.1.5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规模及产量波动
        6.1.6 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单产水平
    6.2 东北地区粮食流通能力分析
    6.3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约束问题分析
        6.3.1 粮食生产的数量问题
        6.3.2 粮食生产的质量问题
    6.4 东北地区粮食流通能力约束问题分析
        6.4.1 基础设施设备的制约
        6.4.2 粮食物流存在“瓶颈”
        6.4.3 粮食流通“四散化”程度较低
        6.4.4 粮食物流企业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
        6.4.5 粮食物流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6.5 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风险特征分析
        6.5.1 多维的粮食风险
        6.5.2 因素之间的关联
        6.5.3 风险效应的扩散性
第7章 东北地区粮食储备安全保障措施
    7.1 东北地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保障
    7.2 东北地区粮食流通能力的保障
        7.2.1 统筹规划东北地区粮食现代物流发展
        7.2.2 统筹协调各种运输方式
        7.2.3 加强粮食运输的组织协调
        7.2.4 进一步改善东北地区和主销区的政府储备粮布局
        7.2.5 大力发展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
        7.2.6 加大政府对粮食物流设施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
        7.2.7 促进粮食现代物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装备的标准化
        7.2.8 注重粮食物流环节及上下游的协调配合
第8章 粮食储备制度的国家经验借鉴
    8.1 美国粮食储备制度
    8.2 欧洲粮食储备制度
        8.2.1 法国
        8.2.2 德国
    8.3 日本粮食储备制度
    8.4 发展中国家粮食储备制度
        8.4.1 印度的粮食储备管理
        8.4.2 俄罗斯的粮食储备管理
第9章 政策建议
    9.1 改革和完善粮食储备管理体制
    9.2 建立开放竞争的国家储备粮轮换经营机制
    9.3 建立绿色粮食储备体系
    9.4 建立粮食动态储备体系
    9.5 推进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改善粮食流通条件
    9.6 建立适合东北地区的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6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3746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4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