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物联网的兴起对产品供应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03-04 22:28

赵欣斐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产品的流通离不开对产品供应链的管理,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初期到生命周期末端,从原材料到产成品再到消费者手中的商品,产品的信息对供应链上所有主体都非常重要。目前的供应链管理的一大难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相关问题。而物联网技术的兴起,将改变这一现状。物联网技术将给供应链上产品的信息传递带来一场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供应链上相关环节的影响。

关键词:物联网;供应链;影响

0  背景

1995年,比尔·盖茨在他的《未来之路》中提到了物联网的概念,但由于当时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等技术的发展的限制,盖茨的“物联网”概念并未引起重视。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心(Auto—ID Center)首次提出了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系统,再次明确了物联网这一理念。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2009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后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了整形经济的两大武器,这使物联网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同时,我国也在加速推动物联网发展的进程。200210月,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中心在复旦成立分部,正式开启了RFID在我国的研究里程,为我国的物联网发展打下了基础。20098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视察时指出,“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在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也指出,国家正在高度关注和重视物联网的研究。

此外,如德国的麦德龙的“未来商店”和美国的沃尔玛逐步对供应产品安装RFID标签的要求,都已开始了对“物联网”技术的尝试并逐渐完善,这类一流的国际大企业也在加快对“物联网”的探索和使用进程。可以看出,物联网时代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并会让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1           物联网

物联网,可先将它简单理解为,基于互联网、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使各种物品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迅速地进行交换,从而使它们能够有机地联系起来的“物物相连”的网。根据物联网的管理与推广机构——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的定义,物联网是由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编码体系、射频识别系统及信息网络系统三部分构成,具体主要包括几个方面(见图1

物联网的兴起对产品供应链的影响


 

1 物联网的构成

物联网的核心——EPC技术,是综合利用物品编码规则、射频识别(RFID)技术以及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体系。条码技术的发展让物流中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得到了发展,而RFID技术使产品的信息能够更便利、跟快捷、更准确地在物流中得到交换。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且可互用的物品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通过RFID,物品就能够自己“开口说话”,让信息能较为主动地与需求方进行交换。再借助于互联网的信息互通网络,物联网技术将给物品的流通带来一场巨大变革。

2           物联网对供应链及其运作的影响

物联网的推广,将由其对信息交换的影响,改变产品供应链的某些流程,使原来因供应链上数据信息的误差、延迟等造成的库存、配送、运输等问题都将得到改善。由于物品的信息可以通过中央信息系统获得,供应链的主体便可随时获取所关注物品的所在地、数量、状态等信息。且RFID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供应链一些环节也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具体来说,物联网对供应链的影响还可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射频系统不局限于视线范围,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具有读写能力,且读写是非接触完成;可以携带大量数据,并难以伪造等特点,RFID大大提高了物品信息的交换能力。

首先,RFID标签对每件产品都是唯一的标识。基于EPC技术,可以对每一个产品而不仅仅是一类产品进行编码,这就使供应链上的主体能详细地跟踪到每单个产品。

第二,由于其非接触完成读写和远距离识别的能力,就可以对静止或动态的物品进行自动识别,并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实现供应链上产品动态信息的管理。

第三,当供应链中任意一件产品都贴上了唯一标识自己的RFID标签时,通过射频技术和互联网,产品信息就可传到中央信息系统,并供给供应链上任一有需求的主体,从而真正实现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

第四,由于产品的信息都集中到信息系统中,供应链主体一方面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产品的最新情况,另一方面还能获得该产品或同类产品的历史信息,从而对该产品或同类产品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全面掌握产品甚至整个行业的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计划、管理和控制。

第五,物联网有利于供应链上的信息进行整合。一是将供应链上节点企业内部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关键业务的优化,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同时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二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信息的整合,通过上下游企业信息的共享和相互之间的合作,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的同时,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力;三是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建设,这就要将市场上多条供应链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整合,在发展各个产业的同时,也给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提供可能。

2.2  对货物运输和交接的影响

当产品应用了RFID标签后,企业、托运人、承运人和接货方便能及时追踪到运输途中的产品情况。产品装车后,产品的相关信息可随时追踪。送货方和接货方都可以准确地了解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情况。对于送货方,通过对运输途中产品情况的跟踪,当运输过程中发生意外时,就可尽可能早地得到相关信息,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产品损坏造成的损失和可能发生的违约损失降到最低;对于接货方,可以通过产品从装车到运输途中情况的信息,做好接货准备,并能确认产品是否在出厂后受到外力损害,提高产品验收的效率。此外,对于货物有特殊运输要求的,货主还可监控货物运输过程中是否按要求送达,例如货物不可倾斜的,货主可以了解运输过程中货物是否被侧放等。

除了运输途中的监控外,物联网还可提高送达后的产品交接效率。一方面,由于RFID标签的远距离识别功能,提高了验收的效率。接货方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对所到货物的属性信息和运输信息进行核对和检查,大大提高了验收的速度和准确性。如果货物出现问题,可以快速定位到问题产品,且可以了解问题的详细原因,以便分清责任和采取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如果将物流中的信息系统和金融方面的信息系统之间进行对接,还可改进货物的付款流程。对于货到付款的产品,当物流信息系统中RFID标签传回的信息表明产品安全到达并通过验收完成交货后,即可触发金融系统进行“货到付款”的支付事件,完成货款的支付。从而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并缩短了资金变现的周期。

2.3  对配送的影响

产品的相关信息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得到充分共享之后,制造企业的每一件出库产品的信息都在企业的库存信息中得到及时更新,且供货企业也能看到这一数据。供货企业就可根据制造企业仓库中产品的出库时间和数量等信息,准备产品,当制造企业库存水平低时,及时进行配送。

一家企业可能不会只销售给一家客户企业,所以当所有客户企业的库存产品信息都能被其及时获得后,就能更合理学科地安排装车和配送,降低配送车辆的空载率,提高车辆的使用率,合理规划配送路线,从而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如果不是企业自行配送,而是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所承担的配送业务量更大,及时在自己的信息系统中获取委托方的配送要求信息,对装车和配送进行进一步优化,提高配送的规模性,获得规模效益,那么这种配送效率的提高将会更明显。

2.4  对包装的影响

RFID的读写是会受一些因素影响的。首先,空气介质的性质。由于空气是数据读写信息传播的介质,所以空气的密度、湿度等就会对RFID的读写产生影响。空气的湿度越大或空气的密度越高,对无线电波的吸收越严重,也就会使数据传输的距离减小。第二,数据传输路径中的障碍物。因为无线电波碰到障碍物时,物体一般都会对无线电波产生吸收和反射,从而干扰读写的速度和识别距离。

所以,产品的外包装,尤其是运输包装,应当为RFID标签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外部的空气性质不可控,但运输包装给内部产品形成了内环境是能通过包装的工艺、包装的材料等进行调整和控制的。此外,为了减小包装对数据传输的无线电波的吸收和反射,就要注意包装材料的挑选。因此,物联网时代的产品包装,不仅要起到防护、方便生产、方便储运、方便使用、方便处理以及促销的作用,还要考虑RFID数据传输的要求。

2.5  对售后的影响

物联网通过RFID技术还将对产品的售后服务和客户关系管理带来巨大的影响。产品售出以后,企业通过RFID标签得到消费者消费和使用情况的详实、准确的信息,售后服务便可有针对性地进行,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此外,通过对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消费使用情况信息的统计分析,还可以了解客户的消费偏好,通过这些市场信息的分析,一方面可以改进产品性能以迎合市场,另一方面方便对重要客户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增强客户关系管理。

2.6 对回收的影响

在产品的逆向供应链管理中,影响逆向供应链管理和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废旧产品回收中的不确定性。这个不确定包括产品回收的时间、地点和回收时使用情况等。而使用RFID标签后,便可以记录产品从生命周期初期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跟踪产品的位置。这样就降低的产品回收的不确定性,而且让制造企业准确了解产品的报废情况,以便准确地进行适当的回收处理,获得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

参考文献:

[1] 林自葵,刘建生. 物流信息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王卓. 传统商品营销的终结者RFID:物联网来了![J]. 成功营销,20044):56-60.

[3] 黄征宇. 物联网突进助推物流业走向高端[J]. 中国信息化,200911):40-42.



本文编号:16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b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