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商业流通论文 >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发展机制探讨

发布时间:2015-03-04 09:37

在国际贸易和物流方面,港口已从单一的货运生产转变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汇聚的中心,港口供应链就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下。发展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并按一定的规律影响并支配其生存和变化。目前,关于港口供应链的发展机制研究如协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大多着眼于线性的单链,这些理论对当前的港口发展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传统的单链整合资源的范围有限,不能较好的解决企业间的利益冲突等问题。现在供应链的发展已从线性的单链转向非线性的网链,迫切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而第四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新模式,是供应链外部协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供应链进行整体规划,并监督和评估具体行为和活动的效果,从而使整条供应链达到价值最大化。鉴于此,本文提出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发展模式,以期为发展港口供应链提供参考。

一、相关研究述评

阳明明(2006)给出的港口供应链的定义是以港口为核心企业, 将各类服务供应商( 包括装卸、加工、运输、仓储、报关、配送, 甚至金融、商业服务等企业) 和客户( 包括付货人和船公司等) 有效结合成一体, 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 实现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赵克(2010)指出港口供应链的特点:1.港口供应链和城市规划建设一体化2.港口供应链发展内陆化3.现代港口码头泊位大型化4.港口供应链功能多元化5.港口供应链运输网络化6.港口供应链管理信息化

埃森哲公司对第四方物流的定义是:“第四方物流是一个集成商,它整合自己及其他组织机构的资源、能力和技术,以构建并实施一个综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QuinnJohn Paul2003指出,当前中国市场特别需要第四方物流提供者来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赵广华(2006)指出第四方物流的功能有供应链管理功能,一体化物流功能,供应链再造,整合上下游产业的功能。

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迄今国内外罕见相关成果,目前文献仅见张佳(2011)提出在港口物流中的第四方物流的虚拟型、联盟型两种运作模式。梁世珍(2012)通过对第四方物流的概念和运作模式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现代港口物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指出了第四方物流对现代港口物流的发展作用及如何利用第四方物流的先进性提高港口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其竞争力。

综上,第四方物流和港口供应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未能关注到如何采用最先进的模式和方法促进港口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对港口供应链的发展机制未进行实质性深层次的剖析。作者认为,要推进我国港口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必须要结合先进的第四方物流供应链模式。

二、第四方物流与港口供应链的互动

第四方物流因其有提供综合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并且通过优化客户所在的供应链为出发点来提供物流服务而能和港口供应链较好的契合,而港口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也具备发展第四方物流特有的优势和条件。

1、港口供应链的特点及第四方物流的作用

1)协调性。港口供应链有货主、仓储物流企业、船公司、报检报关等多个成员企业,是一个互相促进的系统,但由于体制原因,我国港口在经营理念上粗糙僵化,各自为政,而第四方物流自身先进的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等可以使港口革新观念,注重协作。

2)复杂性。现代港口供应链涉及企业较多,成员企业在管理、组织、技术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业流程复杂,任何一方业务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流程的继续,不确定性较大。而第四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可以使成员企业之间和相互协调配合。

3)动态性。港口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一般都是经过科学筛选的,但随着外部环境及相互服务内容的改变,其成员企业也在不断的变化和调整。第四方物流可对合作伙伴的作业能力、信息互动能力、合作协同能力等进行全面考查,最终确定供应链合作伙伴,搭建高效物流合作平台。

2、港口开展第四方物流的优势

硬实力方面。港口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比较优势,首先港口一般位于发达的经济圈、经济带或其结合部,拥有大型专业化码头,满足船舶大型化和腹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现代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港口成为全球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此外,依托港口布局的产业集群及物流园区所形成的“集聚效应”,带动了金融、保险、现代物流、航运等服务业的发展,这些都为第四方物流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软实力方面。自由港、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等高度开放的政策环境,物流、金融、保险、信息等方面的综合高素质人才,能够按照国际惯例要求运作的口岸环境,港口物流服务和管理智能化的实现,口岸运作信息化、规范化、法制化等使得开展第四方物流拥有诸多优势。

基于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发展模式是可行且具有优越性的,是能够充分发挥第四方物流功用于实现港口供应链的。

三、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的发展机制

虽然,基于第四方物流的港口供应链发展模式是可行且具有优越性的,但同时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企业的机会主义风险,企业间的文化融合困难,利益分配,创新意识弱化等,这些问题亟需建立相应的发展机制来解决。

1、政府引导机制

)大力发展信息港体系,统一规划和建设公共综合物流信息平台, 同时, 政府协调建立跨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多式联运和全程物流服务。

2、战略协同机制

)第四方物流通过自身的业务,可以达到供应链成员企业的业务高度同步。第四方物流也会对港口与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管道运输之间的协同合作,甚至是港口与港口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管理。可以巩固港口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其竞争力。(3)第四方物流重视柔性管理,将企业合作协同之间的各种资源、技能、管理方法等有机联合,才能保持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证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地位。

3、激励约束机制

由于供应链中企业自身能力和优势发生变化,会出现企业合作协同中控制权争夺的现象。控制权越大,他可以从自身努力的产出中分享到的份额就越大。因此在供应链成员企业中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使成员企业分配合理的利益,从而提高供应链合作的效率。(1)为了避免各企业在争夺控制权过程中的虚耗,保证过程的公平、公正,激励约束机制的制定需要由地位超然的第四方物流来主持。(2)将价格制定、订单分配、信息共享等具体条款以明文形式规定下来,建立长期而全面持久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得合作企业有一种危机感,绩效较差企业为了避免淘汰的危机而要求上进。(3)通过社会资本起作用,比如声誉、道德规则、社会惯例等。这样可以对企业起到监督作用,使企业实施道德风险的机会成本增高,这样协同企业就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冒险。

4、学习创新机制

港口供应链形成坚强的壁垒后,合作协同的企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容易弱化,同时容易出现守旧思想,不利于市场竞争。要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探索富有时代特点的学习创新新方式和新途径。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才能使供应链建设扎实有效。(1)建设学习型供应链,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而不仅是局部性要求,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伙伴企业的共同责任。(2)通过新颖丰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从而取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可以根据工作劳动岗位不同、组织和个人对学习需求不同等情况,建立有效学习新机制。(3)注重学习结果的考核,加强督学检查,实现以学习促创新,以创新带学习的良性循环。

当然,上述发展机制在供应链发展的各个阶段起到的作用只是相对有所侧重,而不是绝对区分隔绝,有的发展机制比如政府引导机制甚至贯穿于港口供应链整体发展的所有阶段中,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构建相应的发展机制。

四、结语

港口物流正向着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这需要第四方物流先进供应链模式的支撑。而第四方物流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资源整合能力也能使港口供应链企业加快实现协同和信任。各个港口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有经验,有实力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合作,同时建立良好的政府引导机制,战略协同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学习创新机制等,这样将有利于全面提升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形成第四方物流和港口供应链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2]UNCTAD Secretariat. Port Marketing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Third Generation Port [R]. 1992.

[3]UNCTAD Secretariat. Technical Note: Fourth-Generation Port [J].Ports Newsletter 1999,(11.

[4]John Paul Quinn. Driving East ,Shifting into 4PL[j].Logistics Management,2003,(9):65

[5]赵广华. 第四方物流运作中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管理世界,2006,(7):141-142

[6]毛光烈.4PL平台流程与制度一体化的创新性设计[J].管理世界,2008,(41):8-13

[8]刘阳阳,张婕姝,汤霞.4GP的供应链构建与运作模式[J].集装箱化,2010,(9):47

[9]孙光圻,刘洋.4GP对中国港口建设的启示[J].中国港湾建设,2010,(10):71-73

[10]赵广华.第四方物流与第四代港口的耦合机理[J].物流技术,2012,(11):24-26



本文编号:1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sylt/1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